第47章 第 47 章(3/4)
是自家一代代血脉的传承。而阀阅这个东西就有些不为后世所知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家族的‘当官记录’!
有‘阀阅’就是说,祖上常常出朝廷命官,而且不是一般的小官小吏!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寒门,听名字觉得是穷苦人家,其实不是!不说一些善于经营又或者抓住时机发迹的寒门其实比势族并不差什么,就说底层的寒门吧,那也比普通老百姓强!普通老百姓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之后那样每家每户都有族谱。
简单来说,寒门也是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或者统治阶级预备役,和真正的黎民百姓是不一样的。
势族的族谱和阀阅是保证自身超然地位的工具,既然是如此重要的工具,势族自然要时时维护!一方面需要维持‘阶级纯洁性’,不让势族以外的人随随便便混进来。另一方面,内部也靠这个互相联系。
这就需要势族子弟对于谱牒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了。
对于正统的势族子弟来说,谱牒之学都是父母、兄姐、族中长辈言传身教启蒙的,但仅仅依靠这个还不够。
此时的谱牒之学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自家的族谱和阀阅,这个自然是要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也不用刻意去学,生活在这样的大家族,不想了解都不能够,日积月累的自然就知道了。
第二是地方谱牒,比如眼前这些书册中的《冀州姓族谱》讲的就是冀州地方的势族人家家谱与阀阅。在然后就是综合性谱牒,如《百家集谱》就是如此。
这些通通都要了解,无疑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对于那些新荣暴发之家来说,想要临时抱佛脚补课,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总会露出马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势族内部分辨身份的一个凭证了。大家一起欢欢喜喜宴会,不用直接报出家族来历,只需要听这方面的谈吐就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也算是承袭了春秋战国时的传统了,那时的贵族就十分热爱‘八卦’,基本上宴会一场就要谈谈各家旧事。若不是有传承的贵族,连聊天都不会聊,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一不小心就踩雷这样
的家伙立刻就会被排挤。
对于势族子弟,特别是嫡支显脉的子弟,谱牒之学要求掌握的东西是从小浸淫到大的!虽然多,却不像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