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 27 章(1/4)
乱世不是什么好时代,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但是,单就针对‘文化’这一主题来说,乱世有的时候却并不是坏事,这一点在古代会更加明显。
盛世之时,如果国家足够开放,文化方面的成果也能很辉煌灿烂,但这和乱世时的成果是不一样的——在朝不保夕,人所有拥有的东西一件一件被摧毁之后,人的精神会触碰到一些新的东西。
一方面,有人想要在这样的时代寻求自救,这就造成了这方面思潮的大爆发!这就像是百家争鸣一样,出现在了列国相争、国民日子并不好过的春秋战国。而百家争鸣留下的文化遗产确实让华夏民族吃了几千年,直到现代社会时也留存着深深印记。
另一方面,有人已经放弃了解救这个时代,走向了醉生梦死的另一个极端。而在这些极端者中,有少数人破而后立,选择了向内心探索。不解救这个时代,通过解救自己内心的方式完成救赎。
自己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完成了自己的救赎,外面的纷纷扰扰就无关紧要了。
这方面的发展其实是极大促进了哲学的探索的,这也从另一个维度上一次又一次重塑了华夏民族的精神——事实上,在华夏历史上,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确实是一个‘自我发现’的关键期。
就算不去谈民族大融合带来的思想冲击、文化交流,只单纯的说‘乱世’本身对人的影响这时能够读书明理的群体也逐渐完成了自我发现,建立起了属于个人的尊严,认可‘生之可贵’。
在乱世的极端环境下,这些都是自然而然诞生的。毕竟,这样的时代,就连君主都无法构建绝对的权威,臣子反对君主成为稀松平常的事,甚至出现某些势族门第高于皇族——这虽然是这一时代重家轻国、世道不振的体现,但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个人的觉醒,这样的念头是产生都不会产生的。
乱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就更明显了,盛世之中国家总会整顿教化,希望能通过教化统一黎民百姓的思想,这是有利于统治稳定的。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见识
到了这一点的好处,一旦有能力都会用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当然,教化百姓归教化百姓,统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