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美好相遇(1/7)
傅宝宁看萧城乐颠颠的走了, 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低头看了眼手里边儿用透明袋装着的考试用品,她暂且将疑惑抛诸脑后,按照萧城说的,找到了自己的考场。
这是个多媒体教室,能容纳几百人的那种,学生们按照考号呈s形分布,每两个考生间隔着三个位置,保证看不见水平方向人的答卷。
至于前后方向, 这座次本来就是按照成绩排的,大家水准相当, 有什么好抄的。
傅宝宁活了十多年,这还是头一次考试, 不仅不觉得烦, 反而觉得很新鲜, 看西洋景似的进了考场,找到贴着自己名字和考号的位置坐好, 就把黑色中性笔取出来, 等监考老师来发卷子。
七点五十八分,监考老师们一起过来了,在考场里转了一圈, 提醒叫把课本和相关资料收起来, 铃声响起来之后, 就从前往后开始发卷子了。
傅宝宁接过前座传来的试卷, 留下自己那份后传给了后边人,咬着中性笔的盖儿思考了一会儿,这才落笔写了班级、姓名和考号上去。
她是第一次参与考试,也是第一次用中性笔写字儿,更别说写的还是简体字,原本以为会很生疏的,没想到却十分流畅,好像打小就这么写似的。
傅宝宁新鲜的不行,又去瞅语文试卷上边的题:
最顶端是一段白话,中间夹杂有空着的横线,前几道选择题就是叫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上,再然后就是词汇意思的领会和找病句。
傅宝宁好歹是个中国人,语感不差,把自己觉得对的选上,就见下边儿是一段枯燥的现代文。
这没什么技术含量,找到原文中对应的地方比对一下就能得出答案,再往下看一眼,傅宝宁乐了。
是文言文。
她在齐国公府虽然是个不学无术的,但好歹也会背四书五经,正经史书也都翻过几遍,这要是都不会做,公主娘非找把四十米大刀砍死她不行。
傅宝宁把文言文部分写了,再往下就是古诗分析,你说巧不巧,写诗的人她还认识。
那是个中了进士的中年男子,皇帝舅舅赏识他,特意在宫中留过宴席,席间那男子曾吟过这首诗,还加了点自己的感慨,傅宝宁那时候住在宫里边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