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5/7)
战列舰,或者战争规模大到了超出单一的一艘战列舰应对上限的战争,才能出现战列舰无法应对局势的情况。
至于说在青鸟穿越之前的世界,被吹上天的航母却没有战列舰这样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或者说一旦航母落单就必然会被击沉。
航母强大的作战能力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依赖于整个航母战斗群展开之后所带来的强大战场优势,需要多种不同的舰艇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整个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
虽说在二战末期战列舰就已经被日新月异的各种武器扫落历史舞台,但这仅仅只是人类的科技发展问题,而不是战列舰这一概念的问题。
而且随着战争模式的不断变化,当时代从行星表面的大气层内作战上升到太空作战的时候,反而是战列舰更能适应太空环境,航母反倒是变得鸡肋起来。
在行星表面的时候,因为有着行星曲率的存在,以及大气环境的遮蔽和武器打击范围的问题,航母可以在敌方目标视距之外放出舰载机进行超视距打击,展现其强大的作战能力。
但是在太空中,没有了行星大气的遮挡,过去几百公里的作战半径简直就像是贴脸跳舞一样近,航母的舰载机失去了隐蔽性之后,便直接沦为了防空炮火猎杀的对象。
就像二战末期著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一样,即便是航母和舰载机,一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会被战列舰这种老古董打翻。
反倒是战列舰,因为强调自身防护和火力,即便是在太空时代依旧能够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来。
但同样,如果舰载机点出了跃迁引擎可以超空间跳跃,或者有足够的隐身性能,那航母依旧有着足够的战场地位。
只是航母本身的防护薄弱依旧是其最大的弱点,如果有舰队伴随那自然没有问题,可要是单舰作战航母是很难对抗进入了作战半径的战列舰的。
尤其是在太空中,没有了行星曲率的影响,没有了重力和空气阻力,战列舰的火炮射程能达到多夸张的地步是一个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的问题。
这些道理并不算什么很难或者很复杂的东西,青鸟自己都能想出来,制定南天门计划的那些军队智囊和科研人员当然也不至于想不到。
所以在心智核心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