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大导演(34)(2/5)
乐子的,而不是来体会人间绝望真实的。
宋启星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他知道于瑛彬也明白这一点。
他只是……暂时没法接受《贵妃醉车》叫好不叫座。
于瑛彬继续愤愤不平的反驳道:“可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也很好哭啊,最后不是依旧很卖座吗?”
在他心目中,《贵妃醉车》的艺术性可是超越了《待到山花烂漫时》的。不过短短的几个月,谢听澜就能有如此巨大的进步,哪怕自认自己是天才的于瑛彬,也有点自忏形秽,只能承认他不如谢听澜。
可是这样优秀的《贵妃醉车》却观众寥寥,和《待到山花烂漫时》的盛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明在报纸上,对《贵妃醉车》的评价比对《待到山花烂漫时》的评价更高不是吗?如此多的赞誉为何却没有反馈到票房上?真是太荒谬,也太无法让他接受了。
宋启星又想叹气了。
“但是在大多数观众们看来,《待到山花烂漫时》的结局已经算得上美满了。虽然死了很多配角,但是女主角小红梅逃了出来,即将迎接崭新的充满光明的未来。这对那些和小红梅那样困守黑暗苦苦挣扎的可怜人来说,这样的结局已经具有足够振奋人心的力量,能够激励他们忍过黑暗,迎来光明。”
在此时此刻,他终于脱下了玩世不恭嬉笑怒骂的外衣,露出了悲悯、心疼的眼神。
这个国家的百姓真的太苦了。
而他明知道他们的痛苦,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所以他是个伪善的人。
他复杂的瞥了一眼愤懑的好友,胸腔里悄悄响起一声沉闷的叹息。
他不如于瑛彬。
他的好友有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
他是那么羡慕他,也是那么想保护他的纯洁。
于瑛彬还想说些什么,就在这时光屏亮起,电影开始了。
于是他沉默的闭上嘴,倔强的看着大屏幕。这已经是他看的第三遍了。
每一遍他都会有不同的体悟,每一遍他都会越发为谢听澜的才华而倾倒。
这样优秀的电影,为什么不卖座呢?
无独有偶,白松芳现在也有这样的疑问。
此时在他的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