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冬至(4/5)
为张仲景开始开铺救人这一天刚好是冬至,所以后来很多人为了纪念他,都会在冬至这一天包娇耳,叫得多了也就成了饺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俗。
“你看咱俩,天天忙活着晕头转向,连今天是冬至吃饺子都忘了……正好冰柜里还有一些羊肉馅的饺子,我给下了,咱们也吃点。”麦穗说道。
冬至吃饺子可是大事,在北方的重要性如同端午吃粽子一样。是以哪怕现在都已经晚上十点钟,麦穗想起来后还是打算吃一顿。
“也好,咱们也吃点……姐你就别忙活了,先歇着吧,我来弄好了。”张盼盼说着,将麦穗给按在椅子上,自己跑到后厨烧水下饺子。
趁着这个时间,麦穗走到前台,将抽屉里的钱拿出来数了数,抛开之前准备的零钱,今天的营业额总共有一千五百多块钱,破了麦穗自从开板面馆以来的纪录。
麦穗将皱巴巴的钱都叠整齐,很是高兴地想道:“已经连续五天营业额破千了……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这个月怕是能够纯赚两万。到时候加上之前积攒的钱,以及搬到新店后的盈利,到了年底,除了能把楚家的三万给了,还能剩下不少,今年回家后,可以让俺爸俺妈过个好年了!”
过年,对于小孩而言,是一年来最好的日子,因为有大鱼大肉和糖果吃,还能在地上捡鞭炮,且即便犯了错,家长也不会教训。然而对于大人,特别是农民而言,属实不算好。
因为过年还有另外一个俗称,年关。
乡下有句古话,年关年关,穷人一关。在以前的时候,每逢到了农历年底,这一年来欠的租、负的债就到了必须要偿还,使得过年像过关一样。
而且,到了过年还需要买新衣服、杀猪宰羊,外加农村年轻人也都会在这个时候结婚,亲戚也需要随份子,这都是一大笔开销。
就比如往年,麦穗家里重地一年到头,或许能赚个两千多块钱,但光是一个过年至少就得花去四五百,这还是极尽节俭的情况下。倘若遇到村里边谁家老人去世、新人结婚,还需要随份子,一户至少也得五十块钱。
更重要的是。
麦穗还记得去年腊月三十,父亲为了她签下的字据,舍出去老脸跑出去借钱,如今也到了偿还的时候。有了这些钱,今年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