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太宗,仁宗(2/6)
称重后,相当于二十斤,所以命名为二十斤炮。
这个命名到清朝又变了,变成称炮的重量。电影里的八千斤大炮,就是指炮重量。
一门炮八千斤,换算一下至少四五吨重,在古代这玩意就只能在炮台上待着,想转运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只能说现阶段大周的技术,制造极为笨重的岸防炮是没问题的,就是个加粗加长炮管的工艺,掌握了铁范技术,难度不大。
现阶段大周的冶炼技术,不比英国差多少,所以材料的问题不大。大周真正吃亏的还是铁矿的质量。文明的时间太长了,好铁矿估计挖完了。
还没到车间,就看见水蒸气从门窗里溢出,不用问正在铸造。
车间负责人本是工部的七品小官,到了这里有了用武之地,还升了主事。除了朝廷的俸禄之外,每个月还有各种名目的补贴。光拿补贴,这个叫杜尚的六品主事,就比以前在工部拿的俸禄要多一倍,等于到了研发厅,拿的是过去三倍的工资。
贾琏都没进车间,在外面看一眼就觉得热气在炙烤皮肤,脸都有点疼,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匠,怎么可能不给高薪?
“注意一点匠人的身体,不要长期劳作,每天最多三个时辰,必须轮换上岗。”贾琏再三交代,这种车间太难待了。
杜尚明显是个木讷的性格,只是嗯了一声,没有进一步拍贾大人的马屁,没说什么工匠的再生父母之类的阿谀之词。
贾琏觉得这样才是最好的,这种人要从嘴里说出好听的奉承话,多半是逼不得已。
没等贾琏走人呢,这边李元找来了,拿着个小本本问他:“贾先生,学生看账目上有特殊环境补贴,最低的匠人每月每人高达二十元,请问这合理么?需知一个七品县令的月俸,也才二十四两,换算成银元,也才三十元不到。”
贾琏一听这个就乐了,这不是现成的特殊环境么?招手叫来杜尚:“杜主事,带二殿下进去待上半个时辰,记住,时间不到不许出来。”
李元有点懵逼的时候,杜尚已经做个请的手势,李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还是硬着头皮跟进去了。
贾琏在外面等着,足足等满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总算大门开了,李元失魂落魄的出来。看见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