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主考乡试(3/6)
同,本质上是一样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一辈子接触的最牛逼的人物,可能就是你的大学老师了。
这就是现实!
这个时代没有搞普及教育,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读书的成本太高了。
经济欠发达地区,真就是一家人供一个读书人,多数家庭还供不起。
贾琏作为主考是不参与阅卷的,而是在阅卷的地方溜达,不时的拿起一份落卷看看。
主要是看第一题的内容,转了一天下来,没有发现问题,说明这些考官做手脚的概率不大。
包括孙灏在内,这些考官其实都挺感谢贾琏的,如果不是他做主考,大家都未必有机会来做考官,须知这是一份成绩,没准因为这个,仕途最后一站还能往前拱一拱。
三场考试下来,贾琏关注的就两点,一个是算经的考试成绩,数学好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就强。这点毋庸置疑。
不客气的说,数学是最考验智商的。
(ps:本人高中数学成绩很差,智商平平。)
今年的算经考试,居然出了两道立体几何的题目,这让贾琏大为惊讶。当年他读书那会,被立体解析几何折磨的欲死欲仙。
贾琏还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铅笔在算经考试中广泛的应用了,惊讶之余才想起来,这玩意是自己让工匠做的,挣的钱都进了研发厅的账户。
那没事了!
只要是贾琏出品的铅笔,价格就一定不会太高,铅笔的出现,无疑降低了读书识字的难度。
用毛笔写字和用铅笔写字,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
卷子全部改完后,前十名的卷子被送到了贾琏面前,贾琏没有搞独裁,而是把几位主要考官都叫来。
先看卷子,主要就看第一题的策论,然后看算经成绩。算经成绩低于八十分,不得进前十,这是贾琏安排的,其他人并无异议。
看卷子的时候,贾琏差点以为,这帮人为了拍马屁,按照算经成绩来排名了。
前三名的算经成绩,居然都是满分。看了文章才知道,人家真不是拍马屁,这三人的文采不说,核心思想扣的死死的。
所谓家国天下,最终版本就是治国如何。儒生的最高境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