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承担责任的勇气(5/6)
,铜钱的比例是三七,三铜七铅,为啥啊,当然是因为穷啊。当初一度有人提议学宋朝,铸铁钱,还有人提议,学刘备,当百钱。
太祖还算是有底线的,没有接受当百钱,搞了个铜三铅七。这也就导致了民间私铸,很多也都是学太祖时期的通宝。按照他的配方来。
其实这事情也不算过分,但怎么讲呢,非要较真了,过去的差钱可以收回的嘛。只要不学太上皇那种矫枉过正,搞了个铜六铅四就行。
现在市面上,很少能看见太上皇当政期间的铜钱了,都去哪了呢?一个是被人收去化了做铜器,一个是被铸私钱的收了,改铸差钱。这个事情你非要较真呢,那就是杀头的买卖,不较真呢,跟太祖年间一样嘛。所以这个根子,还是在太上皇那。
大手大脚的败家,没事还喜欢下江南,花费无数。
结果自然是民间交易的时候,要不用差钱,要不直接用银子,一个天平一把剪子,非常的麻烦。承辉帝铸币之后,这个局面有所改观,大宗商品的交易,已经基本用银元了。铜四铅六的钱,在民间反而不太流行,因为还有更差的钱。
只要民间认可流行,这钱就能用出去不是?
但是李亨是得到了贾琏传授秘籍的,告诉他,这就是在抢你家的钱,得给他们点狠的。
众人看完奏折后,并没有人主动发言,陷入了沉默之中。这话怎么讲呢,没人兼任户部尚书啊,不是他的责任,怎么好轻易开口呢?
最后还是梁道远出来道:“陛下,是不是问问张大人?”
意思很明确,让张廷恩说话,他是户部尚书嘛,就算人不在京城,位子也空着呢。
这时候李三江很明显的精神一震,贾琏有所察觉,难怪这厮刚才看自己了。
承辉帝很不客气的给梁道远撅回去:“要不梁卿兼户部尚书?让张卿兼吏部尚书?”
你们俩换一换呗,一家伙给梁道远干停电了,他就是想顺口提一句,成不成也不强求,成了卖个人情,不成也不得罪人嘛。
“臣无状!”梁道远赶紧认错,承辉帝悻悻的哼了一声道:“太祖有训,民间私铸,形同谋逆。铸钱,是朝廷威严的象征,民间私铸钱者,绝不姑息。”
贾琏笔走龙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