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不可接受,群情激奋(5/6)
低调,不要飘。你现在是排最后的一个,少说话,多做事。陛下不让咬人,就管好嘴巴,陛下需要咬人时候,往死里咬一准没错。
群臣都在等待内阁会议的结果,没曾想内阁会议之后,面对前来拜访的同僚们,阁臣有一个算一个,三缄其口,绝对不提龙禁尉大白天闯衙门抓人的事情。
李三江被逼急了,说了一句:“别问,问我也不能告诉各位真相,等着吧。”
这个案子的神秘感直接拉满了,搞的京师官场上的人全都在琢磨,到底是啥案子?
内行人士很快就有了结论,比如说孟大人,在与下属们私下交流时,非常肯定的表示:“应该是谋逆的案子,若我所料不差,应是金陵武库出了事情。”
只能说,这个推论与事实很接近了。实际上官兵的军火流入民间,从来都不是个例。朝廷实际上是禁止民间商船上装火器的,你要去买呢,也确实买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直接雇佣水师咯。一来二去的,关系混熟了,买点家伙防身,对方也不会拒绝了。
当然了,水师玩的是进阶版,正常贸易要交税的嘛,走私就很合适。
贾琏当然知道,军方经商的坏处,更何况是走私了。但他绝对不会对承辉帝之外的任何一个人说一个字,因为一旦说了,真就是肯尼迪坐敞篷车,物理意义上的脑洞大开。
大周的现状,别说彻底的社会g命了,即便是法国大g命那种程度,也很没可能性。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现阶段的贾琏在当下意识形态的背景下,能做到只有先催生出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哪怕这个利益集团最大头目是皇室也在所不惜。
无论如何,总比什么都不做,等着在内卷中被人打上门来要强。
贾琏一直在暗示皇帝,您看,下面的水师都在干啥,这么挣钱的买卖,为何不自己上,自己上还能收税堵户部的嘴呢。至于收的金银,贾琏全都装箱打包好,结束了半个月的登州行之后,贾琏没有继续南下,而是返回了京城。
登州恢复了风平浪静,大街上又出现了沿街乞讨的乞丐。
登州之行最大收获,则是此刻跪在贾琏面前的倭人海商。
这位海商姓林,没错,日本人也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