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都在树典型(4/6)
商小贩,后来是一些私娼,再后来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市场。贾琏闻讯,借机宣布,逢十为小集每个月十五为大集。
腊月十五,年前最后一次大集,城关的市场人流达到了峰值。
摆摊自然要缴费,从一文钱到五文钱不等。
新成立的衙役班子们,看到了生财之道。把持热门摊位,同时打击那些欺行霸市的行为。
各级官员陆续到位,本地举人纷纷安排交换去了外地,这是做官的属地原则。
唯独郧阳知府,迟迟没有上任。不是说没人不想来,而是承辉帝授意吏部,先压着。贾琏干的不错,郧阳地面基本安定,各省大军陆续回撤,留下一部分军队,只要守住关口,任务难度大大降低了。
贾琏的办法简单有效,缺点是烧钱。但这个烧钱力度,远远比不了西域之战。
安顿郧阳百姓所需的大量物资,极大的活跃了周边的商业行为。仔细一算账才发现,过去一年多湖广一地的投入,就远远超过贾琏最近花费的钱粮。
高下立判!
承辉帝觉得湖广地方官员未必是一群猪,但肯定不是愿意弯腰看看地方的人上人。
理解归理解,但承辉帝不接受。拿了朕的俸禄,却不肯好好干活,只想着往口袋里捞钱。看看孙卿、张卿,再看看贾卿,承辉帝恨不得直接给剩下的三个阁臣撵出京城。干活的在外面受苦受累背骂名,你们几个倒好。
梁道远站在承辉帝面前,后脊梁一直在冒冷汗。
郧阳知府这个位子,最近来活动的人很多。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勤政爱民,我太想进步了。
特例之所以是特例,就是真的下不为例,没人敢保证下次还这样,毕竟【民怨巨大】。
京城里传贾琏的话,什么内容都有。什么贾府运回去几百箱金银,贾琏在郧阳府圈地上万顷,年轻漂亮的妇人拉回来一船等等。
要说冤枉,也不算冤枉,毕竟吴汉抢了一年多的财富,都进了贾琏的口袋。
承辉帝不信这些鬼话,哪有那么多好事等着呢。贾琏身边的龙禁尉不是瞎子。
但很多官员不这么想,有没有好处不知道,郧阳那边的官田政策灵活是真的。
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