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杀招(5/6)
惹到孙化贞的人,往往会被咬死了不放,入骨三分都是轻的,弄死才是正常。
你看,孙化贞不动则以,一动就是杀招。
孙化贞也是很有原则的一个人,有的事情比如清欠,在他看来,就是不值得开口的事情。是他会做官么?这还真不是,孙化贞心里认为,清欠是别人的工作,是皇帝和权贵之间的拉扯,不值得掺和进去,不是分内的事情。要是有人提出要加税的话,伱看孙化贞会不会说话。
做官,先为民,后为君。以范文正公为榜样,这就是孙化贞的原则。
这样的臣子,太上皇的时候,肯定是没机会入阁的,承辉帝登基,孙化贞被大用。
大朝会上的斗争此时进入了高-潮,孙化贞作为阁臣出场,意味着戏该结束了。
果不其然,首辅孔照站了出来,举着笏板:“陛下,朋党不可不查,周御史大不敬之说欠妥,身为言官,风闻奏事难免错漏。严惩言官之风,断不可开,此举一开,一言堂不远也。还请陛下明鉴。”首辅孔照看似持中的话,实则还是在拉偏架。
先是模糊了朋党的定性,不可不查,一查就不了了之,后者严惩言官这事,直接否定。
言官是清流,是靠俸禄过日子,靠喷人过日子的。你不让言官说话,那还怎么活?
不然言官说话,时间久了,出现一言堂怎么办?
打击【朋党】是zzzq,反对打击言官,反对一言堂,也是zzzq。
首辅下场之后,次辅梁道远也下场了,开口就是:“陛下,首辅老成谋国,臣附议。”
梁道远的人设就是首辅的好助手、首辅候选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会支持孔照。
前三的阁老先后下场,这场大戏到了最后时刻,会在最终的高-潮中落幕么?
李清看了张廷恩一眼,见他好像病没好,没啥精神的闭目养神,终于站了出来:“陛下,风闻奏事不等于无端造谣,难免错漏不等于凭借无端臆测定罪,置人于死地。周况身为御史,风闻奏事乃其权也,凭空造谣,无端定罪,其心迹也。臣以为,有心有迹,罪不可免。”
如果说孔照和梁道远算是缓和了一点气氛,李清出场又给火烧旺了几分。
这是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