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3 章 释奴令(正文完结)(3/8)
燃烧,倏而,火苗陡然拔高,蚕丝烧尽,蜂蜡快速融
化,蜡油滴落在牛皮手套上,硬实的牛皮烧出焦臭味。p> “商队出行的时候带上这个,哪怕在山里遇到湿柴,多丢几l个蚕茧也能把火烧起来。不过这个不重要,棉绒浸泡桐油后,再加上蚕丝,多搓几l下就起火了。”隋良兴致勃勃地炫耀,“姐,以后你的货栈还可以卖这个。”p> 隋玉朝他比个大拇指,“厉害,有巧思,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p> “我煮蚕茧剥丝的时候,有个蚕茧掉下去了,恰巧灶洞里的火飙出来燎到蚕茧,我以为这个蚕茧要不成了,却不想捡起来一看,蚕茧上就一个黑印,根本没有烧毁。之后我用火钳夹着蚕茧在火上烧,烧着了再拿出来,一拿出来,两息的功夫,火就灭了。我不信邪,之后裁一块帛布用火烧,火苗一挪走,燃烧的帛布就熄灭了。姐,蚕丝竟然耐火。”隋良到现在还很惊讶,他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蚕丝比麻和棉耐火。p> 隋玉耐心地倾听他的雀跃和疑惑,讲述的过程中他的眼睛颇有神
采,他很喜欢这个探索的过程。p> “之后我把蚕茧和帛布浸泡桐油再烧,这下能烧毁了。我就瞎琢磨,用棉绒再缠在蚕茧上,棉绒烧没了,蚕茧还在。几l番试验后,我把缠了棉绒的蚕茧泡过桐油再拿出去晒,晒干了往回收的时候,我发现筐里的蚕茧冒烟了。”隋良语调拔高,神色激动。p> “你就此来了灵感,想用蚕茧和棉绒做打火石。”隋玉接上他的话。p> 隋良点头,“我之前带着商队进关,商队带着木桩子保存火种挺麻烦的,一个不留神,火炭就灭了。比如洪池岭上的风又冷又湿,秦岭里露水重潮气大,想在这两个地方钻木生火能把人的手掌心搓破皮。”p> “好灵巧的心思。”隋玉赞一句,“我就说吧,跟着商队出门走一走肯定是有用的。”p> 隋良赞同这话,站山看山,山山不同,逢水看水,水水不相逢,夫子教得再多,都不如自己亲自出门走一遭体验深刻。p> 隋玉捻着蚕茧问:“只能用蚕茧吗?还能不能用其他的东西?比如麻布或是棉布?”p> 隋良从旁边一个筐里拿出一把布卷,棉布、棉绒、麻布、绸缎都浸泡了桐油,他拿着两个棉布卷相互搓,又让她拿麻布卷相互搓。p> 隋玉搓了五六十下,麻布卷上还是没有火星冒出,她放弃了,说:“麻布不能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