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文武殿(2/3)
如今这个局面,本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你们就算在此吵破了天,又有何用呢!?”
郑文浩:“王家主,既然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应该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才是啊!”
王耀邦闻言摇了摇头,“应对之策?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王耀邦说完,忽似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对了,太子殿下那边作何反应?”
刘丞璟:“根据安插在东宫的探子回报,说是太子殿下刚收到消息的时候十分平静。不过后来就一个人躲到了书房几个时辰,不允任何人进去。具体情况不明!”
王耀邦闻言点了点头,“一个人躲起来了吗?想来、太子殿下也是感觉到压力了吧!”
刘丞璟并未接话,而是开口反问道:“难道我们就对逍遥王如此不管不顾,任其做大不成?”
王耀邦道:“先前逍遥王不在朝中,许多手段我们无法施展。朝堂,又岂会如他战场杀伐般容易?”
翌日
不得不说,在大夏,这百官上个早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臣一般都要在午夜起床,穿越半个龙城前往正阳门。寅时初刻(凌晨3点),大臣到达正阳门外等候。当正阳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卯时初刻(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所谓点卯,也是源于此处。
随后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至天启殿左右。
其中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这是规矩,哪怕韩晨登基之后也未敢破除。不过对比先前王朝的苛刻,大夏也还算人性化了许多。
在这天启殿左右,韩晨又加盖了两座偏殿。以天启殿为中心,文左武右泾渭分明。百官等候上朝时,可在此歇息。
若是按照常理来说,这两处偏殿也是不合规矩的。但出奇的是,在韩晨提议建立两殿时,百官竟无一人反对,而且人人都高颂陛下仁慈。
说一千道一万,这天下间哪有这许多的规矩,之所以约定成俗,一部分人高喊规矩,也不过是一部分人寻到了其中规律,因此享受到了许多便利,所以不愿打破罢了。
书归正题。时间来到卯时,文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