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农科司的旱田没有水田多(1/2)
龙口镇处于东山省北侧,正是夏国拱卫北方京畿的要塞!虽是海边的山地丘陵地区,人口也不多,却得益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建成了极发达的地铁交通系统!
这个地铁系统是依托大夏备战备荒时期修筑的庞大地下工事而建成的;据说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夏国可以携带狂飙一号的单程突击机群已经准备直接从这边地下工事起飞,去打击北方边界上熊国那百万钢铁洪流!大夏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机单次飞行行程只能涵盖夏国北方的熊国和南侧的倭国!战事爆发到不可控时,这机群只能作为火箭使用了。
就是现在这年代,龙口镇所在区域亦是大夏敌对势力重点关注的地方,花旗国射程达两万公里能携带众生平等弹头的大兵3号火箭便安排了数枚直接对准了这个小镇!
所以龙口镇并没有太多的工业,地面的交通网亦是以盘山小道为主,勉强算村村通了柏油路。相对于东山平原那发达的高速交通网络把东山省几乎全部连结起来,龙口这个海边小镇在这难得的和平年代也算穷乡僻壤偏于一隅了!
李想所在的农科司没有太多的研究及其他工作任务,无外乎就是管理好那几千亩水田,数万亩的农耕地,还有那散落各处的山地丘陵种植着大片的苹果、梨子。
经济发达的东山省农产资源丰富,占到了五大支柱产业的第三位。龙口小镇的产业除了城区的几家高科技产业园就是海产、水果,农业反而是相对落后的,这也是白小杰整天头痛,怎样才能把龙口镇的粮食产量提上来。
种植大米的水田有几千亩,亩产刚刚到夏国水稻产量的平均值,只有300公斤左右,更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生长周期很长,只能一年一熟!旱田虽多,却因土地稀薄种植的小麦长的稀稀拉拉,勉强比田里的杂草多一点。
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对桌的白小杰写写画画的做着计划;李想不禁想起了自己所在的那个时空!
天佑华国,当世有农圣人呕心沥血,带着他的科研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研究的杂交稻,终于做到了每亩单产千余公斤,华国那些四季如春的地方在勤劳的华族人辛勤耕作下居然做到了一年三熟,综合能产到两千多公斤!就是李想所在的东山省的旱田也是能做到两三千斤粮食的产出,虽是一季小麦,一季玉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