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磨砺心境(1/2)
孟极和萧疏秋做完当天夫子留下的课业,才一起走出学舍,去膳堂进餐。
明德书院与其他书院不同的地方在于,学子在校期间用餐,都是统一的标准。
服装统一发、笔墨纸砚书籍统一发、食堂统一进餐……
明德贯彻的,就是在学院之中,明德学子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通通一视同仁。
明德书院对面的明德书斋是明德书院开的一家书斋。
孟极在家里使用的笔墨纸砚,就是无名道人带着孟极去明德书院买的。一楼二楼,孟极都去逛过。
无名道人说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要去学习,也得尽量了解书院,才能确定书院是否合适自己。
明德书斋里面,进门处的大堂就挂着山长手书的“天公地道”。
进门的左手边是柜台,柜台后面是书斋老板,常年都坐在柜台后,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整个一楼跟所有的书肆布局没什么不同,都是一排一排的书架。书架的高度大约比成年男子高出一个头高的样子,确保伸手就能取下书架上的书籍。
书斋二楼大堂,挂着山长手书的草书“等量齐观”。
二楼全部都是一排排排列整齐的瑶台茶几和蒲团。南北两面整面墙都是半人高的窗户,推开所有的窗扇,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四季景色映入眼帘,伴着墨香,一室岁月静好。
无名道人也不带孟极去看玉龙书院和玉龙书肆了,直接拍板让孟极拜入了明德书院。
至于无名道人,自然也入了明德书院,做了教授易经的夫子。
无名道人直接变成了无名夫子。
膳堂。
夫子进餐在二楼,学子进餐在一楼。菜式都是一模一样,五荤五素两种汤。
学子们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搭配,自己取用。用餐之后,学子们必须自己清洗自己用过的碗筷。
君子远庖厨?
断章取义。
孟子原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1食其肉。是以君子远2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七)
孟子说这话的原意是: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等动物,高兴地看着它们活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