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2)
唯有上天知道,他心里是怎样的波涛汹涌。
傅泰荣看到他回来了,便出声招呼道。
“一夜没回家,干什么去了?”
傅景澄换好拖鞋,规规矩矩走到了饭桌旁。
“爷爷您早,昨晚公司账没做平,我领着曹会计理账去了”
话音刚落,手里端着粥碗的傅裕来,就若有似无的一笑。
“那快坐下吃点儿粥吧,吃好了睡觉去,也就是你年轻,熬夜不觉着累,再过几年你就知道了”
傅景澄闻言颔首:“是,小叔,以后不敢这样熬了”
傅老爷子叹了口气,亲手给傅景澄盛了一碗粥。
“早让你考军校,你非不去,你妈也惯着你,说你心脏不好,去了不能跑也不能跳,让你考公务员,你又嫌要坐班,说自己搞不来人情世故那一套,现在好了,自己开个小破公司,钱没几个,人累半死,图什么?”
傅景澄小心接过了自家爷爷递来的粥,暗暗在心里腹诽,不就是图自由么?还能图什么?
然而心里的话,始终只能是心里的话,嘴上说出来的,永远都不会是真心话。
“爷爷说的是”
老爷子哼了一声,深知他阳奉阴违,却也不好拉开阵仗训他。
毕竟饭前不训子,是中国人独有的规矩。
老傅家人丁不旺,傅泰荣只有两个儿子。
傅景澄的爹,如他所愿进了部队,如今也捏了一点小权在手。
可有一子成,便有一子败。
傅景澄的小叔很不好,一毕业就跑到美国做股票去了。
前几年死活不肯回来,也是最近才在北京安了家。
傅泰荣心里有打算,傅家只靠大儿子做官,是不够的。
傅家的门楣要光耀,还得多几个大权在握的子子孙孙才好。
小儿子和小孙子都选了做生意的路,已经指望不上,只好另辟蹊径。
傅景澄手里的粥见底时,傅泰荣说出了一篇要紧的话。
“裕来,景澄,你叔侄两个年纪都不小了,该催的话,大人也都催过了,多说也没有意思,礼拜六黄司令家的大姐儿落地北京,裕来你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