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目光的局限性(1/3)
老朱好奇地打量着朱英。
朱英兀自继续开口道:“所以说当今陛下的目光有局限性么,还是典型的小农思维。”
“小农思维?”
老朱疑惑。
“就是农户思维。大明的大部分国策中都有这思维的影子。”
“便说这户籍制度,制度是制度,但人是人,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陛下想的固然很好,百姓各司其职那大明自然安定。可陛下却不曾想过,这施政的是人!但凡只要是人施政,那这制度就是可变通的。宽与紧只是一言之间。其次这天下没有完全完美的制度,陛下想要一劳永逸直接定下大明未来的各个阶层显然是不现实的,所谓的小农思维便是只顾眼前,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且因为没有开阔的眼界容易导致制度弹性不够,容易僵化。”
“施政的是人?制度可变通?没有完美的制度制度弹性不够?”
老朱皱着眉头,思索着朱英一番话中的关键词有些想法,可却又不甚理解
“爷爷您想啊,这政策的本意是大家各司其职,那你看我这是什么户口?”
“自是农籍,咱找人给你办的。”
“那您说我现在在卖酒算是什么?我何以卖酒?”
“这”
老朱整个人顿时僵住了眼睛瞪的老大看着朱英。
这一问直接把他给问住了。先前的时候完全没有朝这个方面想,可结合朱英的话再结合朱英做的事情老朱瞬间理解了朱英先前所说的话的意思面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陛下所想是很好的,但他却没有考虑到人是灵活可变通的,这制度刚出来没几年便有了变通之法,那要是百年之后呢?又会被钻出什么漏洞?”
“要是大家一起钻漏洞也就罢了,要是一部分人因为陛下所设下的这个制度动弹不得,而另一部分人又不受制约的话”
“一部分人动弹不得,一部分人不受制约?这怎么会?这户籍制便是约束天下人”
老朱皱着眉头刚要反驳,话刚说一半就停住了面色变得惨白。
朱英微微一笑:“爷爷你也意识到了吧?现在士族户可以通过与商贾联合间接经商,商贾可以通过银钱寻得士族户庇佑,如此两个阶层就轻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