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韩非讨兵(3/4)
打仗,就会死人,我带去了15万人,却无法将15万人一个不少的带回来。”
“咳咳,贤婿能够以数万折损,歼灭秦国十万大军,已然是大胜了。”韩王安接话道,试图圆场。
然,韩非依旧紧盯着雷乘溪。
“军队是带不回来的,那十余万大军以后只能驻扎在函谷关,一方面是提防秦国反攻,另一方面也在提防其余六国有什么心思。”
“掌控了函谷关,可以说我们便制定了天下的平衡,只要我们不撤,山东六国与秦国的战争就很难打起来,就算打起来,也波及不到韩国。”
“并且,掌控函谷关的我们有着随时调解终止战争的权利。”
“以前韩国的位置非常尴尬,夹在强国之间,成为了五国对秦之间的缓冲地带,但如今我们却成为了维系和平的重要枢纽,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我想诸位都懂。”
雷乘溪看向韩非,缓缓道:“这么重要的地方,难道我们不该掌握在自己手里吗?如果九公子还执意希望那十余万大军撤回的话。”
“王上大可下令调回大军,函谷关届时会落入宜阳的5万兵马手中,但制霸战争枢纽,调解和平的权利就不在韩国的手中了。”
“相反,韩国会被推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生死不由自己。”
众臣面面相觑,原本还没想那么多,只顾得眼前的利益纠纷了,但此时听完雷乘溪的讲述,方才知晓自己眼见之短。
韩王安也是眼前一亮,是啊。
韩国掌控了函谷关,不就相当于间接掌控了秦国的战争步伐,秦国一旦攻击其它国家,那么掌控函谷关的韩国就有资格调停。
而且我帮你调停,你难道不给点好处?
“对,大军不能撤!”
想通了这些,韩王安拍板道。
众臣也都纷纷出言赞同。
韩非沉默了半晌,却还是开口,道:“如今战事已经结束,那么太尉大人是否该将兵符交出,毕竟太尉的职务,只是在战时拥有资格调动全国兵马。”
大殿内瞬间又陷入一片死寂。
不少大臣都暗骂韩非是疯了不成,怎么就和雷乘溪过不去,你就不怕他直接一脚将你父王踹下去,自己坐在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