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秦北我杜某人说了算,谁赞成,谁反对(1/4)
从八月份练兵,持续到九月中下旬,全部换装完毕,军械革新,士气恢弘。
枪杆子握在手,杜文龙才考虑秦北镇守使的职权问题。
北部多山,交通不便,匪祸繁多,各县的政令早就自理,由地方豪绅把持。即便秦邦府安排了县长,到了地方也未必能翻出浪花来。
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县长未必是强龙,也可能是软泥鳅。
大片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想要贯连23县,难度不小。
杜府内,
赵勇、扎克西木、孙全,以及治安团高清、护商团武君君两位新任团长。
高家、武家都是林榆的豪绅之家,资产丰富,产业遍布秦北各县。
纷纷拿出了3万大洋,换得了团长一职。
并承诺担负一部分军费开支。
两人都是讲武堂出身,年纪不大,刚刚二十四五,有股子干劲儿。
“马上要入冬了,天气转寒,需提前筹备军需,补充棉装。账面上有多少钱?”
“账上有6万大洋,解决卢匪后,本月的税收提升许多。林榆整年的税收50-60万,拆分到月,每月四五万大洋。军费开支2万余,其他杂项开支一万余,这是两月剩余。”
比预想中好一些,竟然还有剩余。
快入冬了,来往林榆的商户较多,想把过冬的物资卖到草原去。
一来一去,税收自然撑得住。
至于卢奎子手上的钱财,那是杜文龙的私藏,怎能混为一谈呢。
“我作为秦北镇守使,是该了解一番秦北各县的情况。接下来三月,需要几位团长费心,分别至各县,清扫土匪,落实治安队。”
“我林榆有军火,各县需筹备钱财,编练治安团,人数300至1000不等。”
“步枪、弹药,均从林榆军需仓库支出。”
“不能筹集钱粮者,杜某人亲自过去看看。”
剿匪这事儿大家挺愿意干,
还能捞点外快。
杜文龙定的标准很简单,各县必须出资1-3万大洋,拉起治安队伍来。步枪是汉阳造,手枪是盒子炮。设立治安团团长一职,负责地区治安。
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