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婺州大败(2/3)
万乱民近在眼前却是没有发现,直接被困在了孝顺镇的东阳江之侧。数次突围,可那些乱民就像是有诸葛之才,能够算准了朝廷兵马突围的方向,每一次都被数倍乱民借着地势截杀的大败。终于,坚持了近十日时间,随军的粮草即将枯竭,朝廷兵马再也坚持不住,直接不战而败。一万多兵马四散而逃,朝廷的镇压计划直接成了一个笑话。勤政殿中!赵构看着眼前跪倒在地上请罪的秦桧、韩世忠等一众人。不错,婺州战败的消息刚刚传来,秦桧不敢怠慢,而韩世忠虽然没有参与,可他是枢密使,不可能装作不知。除此之外,还有三司使钱谷、兵部尚书杜冲。三司使这个职位并非一直存在,大宋开国的时候,为了切割宰执财权,加强皇权,并集中财权更好的调度协调各方面收入支出,所以便是重立三司。所谓的三司,是盐铁、户部、度支三个部门,设三司使及相应副使。正是因为三司使权利极大,所以也被称之为计相。不过,元丰改制的时候,废掉了三司,将户部再度独立了出来,其他的权职也被工部等分散。赵构定都临安后,为了统一规划财政,便是再度将三司合一,这钱谷是赵构亲信,掌控财政大权。至于兵部,虽然也是六部之一,但是现在却有些可怜。论功劳不多,论责任什么时候都有。地方各部厢军各有统属,上边儿还有个枢密院,兵部几乎成了后勤部门,真正调兵,跟兵部差不多没什么关系。甚至,如果需要,皇帝可以连枢密院都能直接架空。比如说原本历史轨迹中的孝宗北伐,为了防止朝廷阻挠,便是绕开了枢密院,直接给各部兵马统帅下旨北伐,否则,隆兴北伐能不能实现都是个问题。除了这几个,还有几个部门的侍郎、副职之类,比如张浚这个枢密副使也到了。一群人跪在地上,赵构一言不发,整个大殿之中一片安静。“秦卿,孤记得当初提出先缴后抚的是你,提出让这几只兵马镇压的也是你的亲信吧。”
秦桧无奈,反正这帽子就摘不掉呗。“老臣请罪。”
“请罪、请罪,若是你请罪就能够平复民乱,朕便让你天天请罪。现在,朕要的不是请罪,是如何解决那民乱。”
“若是再耽搁下去,势必会影响春耕,而后影响夏税,秦卿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老臣知罪。”
反正我躺平了,你爱咋咋地,不行你就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