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踏雪论道(4/6)
决,还继续让农村这些孩子在这里混个三年毕业,学无所用,那怎对得起自己的师者仁心呢?可他不能反驳周校长,他也非常理解这位老校长内心的无奈和憋屈。虽然,他这次来这边之前,对这里的困难也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他现在听了周校长的话,感觉要对这里有所改变是非常艰难的事。
为了支持他来这边工作,赵向军和莫立新都向他表态愿意在资金方面可以给学校一定的支持,公司可以从扶贫资金里安排。为了塑造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赵向军和林日新几个每年都会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到公益事业。但是,莫星社觉得即使有钱,也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如果没有制度的改变和支撑,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于是,他略作思索,说:
“周校长,听了您的一席话,我才知道您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不容易,不过,我这次主动申请到这边挂职,我们的领导和岭岳县的领导都说要支持我的工作,我想找他们努力一下,您说最好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好呢?”
“莫校长,有的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有的事却可以立刻见效,比如这个教师待遇差距问题。”
莫星社脑子里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不想马上答应,他觉得要结合教师的绩效结果予以补贴,才能推动教师责任心有效的提升。
“周校长,这问题假如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如果这边县里真的解决不了,我可以要求我们君天公司帮助解决,我还是君天公司的顾问呢,这每年40来万的钱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不过……不过,这毕竟不是政府拨款,我想就这笔钱的发放,我们学校是不是制定一个规则呢?”
“嗯,我懂你的意思,这笔钱不能和义务学校一样平均发放,而是要结合教师的工作绩效区别对待,是吧?”
“正是如此,还有,既然这笔钱是君天公司赞助,我们是不是和君天公司搞个合作项目,这样说起来,我们学校面子上也会好看一些。”
“对对对,无功不受禄,既然拿了人家的钱,我们总要帮对方干点什么,你说,有什么合作项目可以和君天公司谈呢?”
“周校长,跃州的圩江区是国家著名的制鞋基地之一,听说,还有很多来自西南省的人在鞋都里打工,不知道您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