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人心之变(3/7)
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使得这些人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
崇祯皇帝说着说着,不由得提高了嗓音,怒喝道:“为什么建虏屡剿不灭,为什么建虏越来越强大?这和这些通敌卖国贼有直接关系!建虏杀得每个大明军卒、百姓的背后,所抢每样财物的背后,都有这些通敌卖国贼的一份功劳!如果没有他们贩卖军需物资给建虏,辽东比关内更为贫瘠,怎么可能他们就能不饿死人,就有力气对抗朝廷,杀我军卒和百姓……”
带着这些疑惑,各家各户都派人前往校场集合。一路上军卒林立,戒备森严,这个气氛又让他们感到有点害怕,战战兢兢的到了校场上,发现校场的一半位置都已经站满了军卒。
这些转为污点证人的伙计,把八大晋商和辽东建虏的买卖明细,从天启年间一直说到眼下这崇祯十七年。等他们都说完之后,校场上才又安静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一时之间,校场上不由得略微有点骚动起来。不用说,他们都有点同情这些老爷们。皇权之下,太有钱就是有罪!
崇祯皇帝其实已经知道,这些晋商有的时候在当地也会做一些慈善的事情,但是这不能否认,他们就不是通敌卖国者了。
另外有一个人,也是很晚才睡觉,这个人,便是宣大总督王继谟。
甚至有的人在想,别是因为朝廷看中了他们的钱财,所以给他们安了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
“不会吧,朝廷这是干得啥缺德事?自己没钱,就把有钱人都抄家问罪了?”
方正化听了,不由得佩服地说道:“万岁爷圣明啊!”
说完这些之后,他看着王承恩问道:“你说,孤该如何处理?”
台前的百姓和军卒看到皇帝走到台前,似乎是要说话的样子,便一个个都不再东张西望,转头看着皇帝,想要听他说什么?
崇祯皇帝扫视台下的一张张脸,开口大声说道:“朕知道你们中有不少人觉得他们只是做一些买卖,何至于要把他们抓起来,安上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是不是朕看中了他们的钱财,所以才拿他们开刀?”
古代时候,其实也有公审,不过那也只是在衙门里审案,允许老百姓,一般是乡绅去旁听,人数非常有限的那种。而如今崇祯皇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