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猪油,找骂(1/4)
梁歆甜的竹杯刚做完,梁鸿明和赵丽华就一人扛着一口袋粮食回来了。
梁鸿明扛的是一大口袋红薯,这东西胜在便宜,一块钱就能买一百斤,一大袋子,因为家家户户都种了很多,不值钱,可以喂猪,人也能吃。
而赵丽华扛回来的小袋子里,是五十斤已经打好的大米。
夫妻俩又跑了几趟,带回来一大袋红薯,还有五十斤打好的面粉,以及一百斤玉米面。
红薯是在江婆婆家买的,他家只养了鸡鸭,没有喂猪,红薯留着也没大用。
米和面是在老支书家里买的,因为都是已经打好的米面,所以给了两毛钱一斤的价格,五十斤米,五十斤白面一共花了二十块钱。
玉米面稍微便宜一些,一毛钱一斤,一百斤才十块钱。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物价是真的便宜。
“这些粮食,咱们得悠着点吃,加上红薯南瓜土豆啥的,至少得撑上两三个月。”赵丽华把米面妥善存放起来,这就是他们几个月的口粮了。
不出意外,等过几天老支书把王翠芬他们那边的地收回来,就会直接分给他们,到时候再种上一茬菜,冬天就不怕没菜吃了。
至于米面,吃完再买就是,现在不像过去那么艰苦,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不怕挨饿。
主要是现在手头紧,不敢买太多,孩子还得治伤。
说起来也是很愧疚,如果不是孩子受这伤拿到了五百块的赔偿,他们一家真的就没米下锅了。
夫妻俩想起来都觉得脸烧的慌。
“等过几天,甜甜去镇上拆线,我去寻摸寻摸有没有什么零工,挣点钱,家里的开支也就不这么紧张了,就是苦了你,跟着我还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梁鸿明心疼道。
“你说的是!什么苦不苦的,现在都是甜。”赵丽华看着屋里新添置的东西,满足一笑。
日子虽然苦了点,但是男人肯上进,孩子们又乖巧又努力,一家人在一块,比啥都强。
赵丽华本来准备下午去坡上捡柴火,但家里刚买了猪板油,也要先把它收拾出来才行。
梁歆甜主动接过了炼制猪板油的重任。
赵丽华有些不放心,这几斤猪板油要吃上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