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撵出家门(2/3)
做了地基石。”
“当初修建房子的时候,来了个云游和尚,说我选的房址不好,需要用百年老物件镇邪。”
“我想哪有百年老物件啊,就和老大牵着骡子去了东山顶,把那块石碑驼下来,压在了房子的东山墙底下。”
蒋铭写了个勘察报告,提出重修“吴大澄庙”的建议。他约窦芍药一起,去了县文管所。
文管所长姓魏,是窦芍药的同学,他看了蒋铭的报告书非常感兴趣,带着他们去见分管的栗副县长。
分管文化的栗副县长也非常欣赏这个报告,说国家现在对文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蒋铭对重修“吴大澄庙”的重要性,分析得十分准确到位……
栗副县长指示魏所长,一定要认真研究,及早立项。
但率宾县经济条件有限,暂时没有财力重修“吴大澄庙”,栗副县长让魏所长尽快向省文物部门汇报,争取支持。
此后几天,魏所长与蒋铭商议了几次,对报告进行了更加专业的补充,然后他到省里专门汇报去了。
蒋铭知道,体制内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逐级上报、审批,需要时间。
但他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他不想再等下去了,觉得应该先做点什么,为将来重修“吴大澄庙”做铺垫。
他把想法跟金美丽说了,金美丽巡护时,又跟窦芍药说了。
窦芍药十分佩服蒋铭,觉得他作为一个外乡人,能为率宾县的文物保护事业做贡献,还有这么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那么她作为率宾人,作为从小就从爷爷嘴里听惯了吴大澄勘界招垦、保家卫国的故事,以及太爷爷参加抗联、英勇牺牲的事迹,更应该支持和帮助他。
窦芍药觉得,她和金美丽从事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是为大山找回山魂,为子孙守护绿水青山。
那么蒋铭所做的同样具有意义,他是为中华民族修复、保护那些曾经损毁、遗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
甚至窦芍药觉得,蒋铭所做的更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他是为了保护和赓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于是,这天他们3人再次来到苗岭村。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被大舅妈和三舅妈拿着铁锹撵出了村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