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父亲给未来的儿媳说媒(1/5)
由于学的是营林专业,窦青山他们还有半年毕业时,就开始实习。
他们的实习,不像其他专业,在城市的机关、工厂,或者郊区、农村,而是跑到小兴安岭深处的一个林场,实习所学造林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这个林场交通十分不便,每周两趟森林小火车,通向山下镇子。由于这里地处森林腹地,基本都是林业采伐区范围,方圆几十公里杳无人烟,山下的小镇不大,只比一般大村子大不了多少,一条主街有路灯,其他都是土路,并不繁荣。
这样的实习条件,使得窦青山和徐翠翠的鸿雁传书,出现了极大障碍。原本一周一封的书信往来,不得不变成两周一封。
但即使这样,还因小火车设备简陋,管理松散,运送书信的邮袋时常破损,继而发生丢失信件,阻断了两人之间的鸿雁沟通。
一个月后,马老师带领窦青山和几个学习好、身体素质硬的男同学,进入一个更加偏远的废弃采伐点,采集植物、土壤和昆虫标本。
这个采伐点离场部30多公里,原来狭窄的运材道由于弃之不用多年,已经无法通车,他们只好步行。身上背着40多斤的给养和设备,30公里他们走了一整天,直到晚上7点多钟,天近黄昏才到达。
他们已经精疲力竭,几个同学一到地方就瘫倒在地,连撒尿的力气都没有了。两位向导是林场职工,体力比他们强些,但也累得呼哧带喘,汗透衣衫。
还有一个小时天就黑了,解决吃住问题是第一要务。一个向导和马老师搭建锅灶,一个向导和窦青山进山寻找干柴。其他同学打扫布满蛛网和动物粪便的废弃的木刻楞。
临出发前,窦青山得知这次任务比较艰巨,采伐点与世隔绝,他要有两个月时间无法与徐翠翠通信,就匆忙写了封信,把情况告知她,免得她长时间接不到信,担惊受怕。
可不幸的是,那封信在小火车上颠簸出邮袋,随风飞走了。
徐翠翠没有收到窦青山的说明信。
而这期间,苏强加强了对徐翠翠的爱情“攻势”。他清楚,情敌窦青山还有半年就要毕业,到那时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与徐翠翠交往,公开两人的恋情。
那样的话,面对一个中专毕业生,他这个普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