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趁虚而入(2/4)
找个工作,他不想让女儿窝在农村,他要让她吃上供应粮。
林场与庙岭村是共建单位,又相互毗邻,两家关心非常好。场长听说徐翠翠父亲来意,表示完全支持,全力帮忙。
徐翠翠是一个月后到朝阳林场上班的。她想先在这干着,反正林场离家不远,骑自行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家,一早一晚,上班下班,骑着自行车行走在乡间公路上,满眼是青翠的山林,耳畔是小鸟的啁啾,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吹拂着温煦的山风,好惬意。
徐翠翠觉得,朝阳林场是窦青山父亲工作的单位,是窦青山的根儿,在这里工作,似乎能离他更近一些,更能感觉到他的气息,聊以抚慰一下对他的日思夜想。
还有,自己现在是林业职工,窦青山学的是林业知识,将来他毕业后肯定要从事与林业有关的工作,如果分配回县里,他们就可以夫唱妇随,从事一样的工作,那会是多么有趣、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另外,徐翠翠突然思想松动,不完全是她想工作,而是因为她和窦青山联系实在太不方便。那时还没有bb机,也没有手机,最普通的通讯手段是写信。
窦青山每周都给她写一封信。
可是信怎么到徐翠翠手里,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她们没有公开恋爱关系,也不敢公开,不然会被老师和同学耻笑,也会让双方家长无法接受,他们中学刚毕业,年龄才18岁就宣布恋人关系,在那时的农村属于“伤风败俗”,“大逆不道”。
没有办法,窦青山就把信寄到庙岭中学,寄给他弟弟窦青松,然后再由窦青松偷偷地把徐翠翠约出来,交给她。
虽然窦青松是未来的小叔子,但恋人之间的情书被第三者转交,徐翠翠心里总是有点别扭,似乎中间隔着点什么,少了点什么?
每次预感到窦青山的信要到了,她的心都会慌慌的,坐立不安,那封还在邮路上的情书,犹如北归的紫燕,如果晚到一天、一刻都让她魂不守舍,浮想联翩。
如果赶上周末未接到来信,她会如坐针毡,坐卧不宁。有一次她实在坐不住了,就早早跑到东山的“吴大澄庙”,拦截回家必经的窦青松。
那天恰好窦青松他们班主任家里有事,提前给他们放了半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