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坚决不参加打虎队(2/5)
它们咋主动攻击人类和家畜了?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有专家解读,那时实行大炼钢铁,老百姓把山林里的大树伐掉,当作燃料,逼得老虎没有栖身之所,没有了食物来源,才下山报复人类的。
于是,许多人开始抱怨、诅咒老虎,恨他们杀死了牲口、家禽,夺去了亲人的生命。
窦大虎虽然觉得老虎吃人不对,但他心里却跟常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不怨老虎,甚至有些同情老虎。他知道,如果不是人们把老虎赖以生存的森林砍伐,如果不是把他们赖以活命的野猪、狍子、马鹿等猎杀殆尽,饥饿的老虎是不会轻易伤人的。
正所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鸡有鸡道,虎有虎道!
何况,你还去抢夺人家的孩子,如果换做你的母亲,她会不会跟你拼命?
清明节这天一大早,窦大虎喝了两碗边秀珍扒拉的疙瘩汤,背着些祭祀用品,扛着老洋炮出发了。
一路向东。翻过两座大山,一个山洼出现在眼前,山洼里坐落着一个山村——庙岭村。
穿过庙岭村唯一的一条东西大街,他又攀过一座大山,在山顶的一处废弃的庙址,他停下脚步,放下背包,在一块长满青苔的方石上坐下。
废弃的庙宇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剩下几块碎石和砖瓦片。窦大虎想抽袋烟,但现在是防火期,他只好掏出烟袋锅装满关东烟,凑在鼻子底下嗅。
这座庙宇叫“吴大澄庙”,是当地村民纪念清朝末年勘界大臣吴大澄,而自发修建的。
窦大虎听父亲说过,原来老爷岭是满清祖庭的发祥地之一,清廷入关后为保护祖庭,将关东长白山等地一并封禁,不许人员进出。因此这里那时几乎没有人烟,是老虎、豹子、黑熊等野生动物的天下。
后来即使有人偷着进入深山,也是来挖野山参、淘金的。后来,他孙女窦芍药告诉他,县志记载,19世纪末的率宾县,近万平方公里只有不到30个人居住,而且基本都是男人,只有两个女人。
1883年后,吴大澄奉旨勘界,忧虑边境安全,开始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募人丁,来这里垦荒种田,并驻防边境,才逐渐有了人烟。之后随着闯关东人员不断涌入,率宾县才有了发达局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