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各种动物尸体剖检方法(6)(1/4)
四、家禽的尸体剖检方法
1病历调查
剖检前应先了解死亡家禽的来源、种类、品种、性别、年龄、毛色、特征、发病时间、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治疗情况、死亡时间和死亡数量等一般情况。
2外部检查
先检查病死鸡的外观,羽毛是否整齐,鸡冠、肉髯和面部是否有痘斑或皮疹,口、鼻、眼有无分泌物或排泄物,量及质如何,检查鼻窦时可用剪刀在鼻孔前将口喙的上颌横向剪断,以手稍压鼻部,注意有无分泌物流出。
眼观泄殖腔的状态,注意其内腔黏膜的变化、内容物的性状及其周围的羽毛有无粪便污染等。
注意腿部皮肤有无结节、创伤,脚鳞有无出血,鸡爪皮肤是否粗糙或裂缝,是否有石灰样物附着,脚底是否有趾瘤等。
检查各关节有无肿胀,胸骨突有无变形、弯曲等现象。病禽的营养状况可用手摸胸骨两侧的肌肉丰满程度及龙骨的显突情况而判断。
检查尸体的死后变化,有无尸僵和尸臭、尸斑、尸绿等尸体腐败现象。
已经发生尸体腐败的病死禽类的尸体,不宜做微生物学检查诊断。
进行外部检查之后,用消毒液浸泡病禽尸体,将羽毛和皮肤消毒。
拔除颈部和胸腹部羽毛。
切开大腿与腹侧连接的皮肤,用力将两大腿向外翻压直至两关节脱白,使禽体仰卧于瓷盘内。
3颈部器官剖开及其检查
用剪刀将嘴的一侧剪开,检查口腔。观察口腔黏膜的完整性,腭裂内有无分泌物和黏膜上有无坏死灶、溃疡灶等。
由喙角沿体中线至胸骨前方剪开皮肤,并分向两侧,注意勿切破嗦囊。
用剪刀将下颌骨,食道、嗦囊剪开,注意食道黏膜的变化及嗦囊内容物的数量、性状以及嗦囊黏膜的变化。
为了保持食管和胃的完整性,可留待与胃一起取出。嗦囊壁薄,取出时要小心。鸭无明显的啸囊,食管下部仅呈纺锤形膨大。
剪开喉头、气管,检查其黏膜及腔内分泌物。剥离颈部皮肤时可将胸腺采出并观察其形态。
4体腔的剖开和检查
在泄殖腔前皮肤做一横切线,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