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缅甸白玉(1/3)
王运德爷爷和缅甸白玉的故事要追溯到1992年。
1992年,潘家园民间工艺品市场正式开门营业,周边顿时热闹了起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原本就对古玩比较感兴趣的王运德,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每天一下班就往王潘家园跑。
通过长期的观察及研究,王运德积累了一定的玉石鉴定经验。
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通过捡漏,王运德迅速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也成了潘家园彼时家喻户晓的德叔。
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古玩事业,王运德毅然决然从单位办理了辞职手续,加入了潘家园摆摊的行列。
潘家园开始营业短短半年,市场的摊位数量从几十个增加到上千个,成为北京当时最火的假日市场。甚至一些各种发色,不同皮肤的外国人也经常来逛潘家园。
而在这千余个摊位之中,就有德叔的一个摊位,彼时没有店铺没有招牌。“德叔”这个名头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摊主千余个,而专门做玉石买卖,且积累了较好口碑的摊主屈指可数,德叔可以说是当时潘家园玉石这一块称第二,没有人敢于称自己是第一的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一日,一位棕色皮肤的年轻人,走近德叔的摊位,用不甚标准的中文说道,“德叔,我是来自缅甸果敢的彭大顺。久仰德叔大名,今特来拜访。”
德叔心里不免诧异,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在北京古玩圈小有名气,而来自缅甸的客人前来还是头一遭,心中不免对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随即,仔细地打量起这位远道而来的缅甸青年。高大魁梧,手里有老茧,应该是从军之人。
王运德计上心来,“此处不是说话之地,我们可否找一处方便之处详谈。”
“德叔果然不是一般人,我在北京东方饭店开好了房间。请!”彭大顺说道。
在收拾了摊位以后,两人一起走出了潘家园。
一辆红色的桑塔纳轿车早已在潘家园门口等候。彭大顺恭敬地打开车门,两人一前一后上了这辆红色的小轿车。
北京市西城区万明路北京东方饭店
彭大顺一行人从电梯里面走出来,“德叔,这边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