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场地(2/2)
两处就在洪恩寺村,一处在观音庵村和高店子村附近。只有观音庵村和高店子之间这块空地勉强符合要求。
大企业果然不同,建设进度很快,质量也很高。建设时并没有遇到阻拦,因为现在群众都希望把地租出去,每年有租金得,在家能干活的还可以时不时去打打零工挣现钱。
原来要求高的那处是养殖母猪的,也叫育婴场,另两个叫育肥场。母猪和小猪对环境要求更高,所以建设的标准和安装的设施也很大不同。
经过后来的不断学习,黄斌也知道很多养殖常识。一个养殖场一般头年很好养,生病的很少,防预成本也低。第二年就会有些小问题开始出现。第三年开始如果没有很好的防预手段,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他们这样把母猪小猪和育肥猪分开是很科学的。母猪和小猪的防预措施会更多标准会更高。而育肥猪会一批批饲养,中间会适当休场,休场时可以进行全面的消毒灭菌。当然自家一年养殖几头与大面积养殖完全不同。
后面黄斌经常带一些领导和其他单位去参观,进去的人会要求穿防护服,还要进行消毒杀菌。据养殖场场长介绍,那个母猪住的床,要两万多一张。参观的人都有点不信。场长说这床有控温、防震、自动升降的功能。黄斌上去摸了摸发现硬棒棒的,2万多的床肯定不如自己几百元的席梦思床睡起舒服。看上去挺大的养殖场,里面工作的人员并不多,也就五六人吧,因为从喂养到清扫基本都是自动化,连猪喝水都是自己去拱笼头。而且里面工作的人工资还挺高,大多是大学生,不会招本地工人。有次黄斌问一个刚出来的学生的工资,听了很受打击,几乎是自己工资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