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2/7)
李唐认真的听着,等鲁若说完,他就问起了细节。
有几个作坊,作坊里有多少人,每天能干多少活?
鲁若一一作答。
户曹掾吕征原本在观望,发现一不留神就被鲁若抢了先,坐了李唐身边的椅子,多少有些后悔。此刻见李唐聚精会神的与鲁若讨论问题,没有注意他,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了,迅速抢占了另一侧的椅子。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落座。
能上堂与国相一起议事的人有限,椅子也这么五六张,院子里却站着十几个,仅曹掾以上的就是七八个,坐得迟了,可就只能站着了。
一转眼的功夫,几张椅子就坐满了人,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铁心要跟着庞涓的人根本不会留在这里,早就跟着庞涓走了。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心怀观望的。见庞涓让贤,而且没撕破脸,他们也就没了顾虑,纷纷考虑着如何在李唐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就自己负责的业务进行汇报。
李唐和鲁若谈得这么深入,可见不是那么好骗的,待会儿还是老实点比较好。
有准备的人开始拿出账本做准备,没有准备的人则慌了手脚。
——
在仪威的陪同下,杜姜、陆言登上了国都南门的城楼。
仪国国都有四门。北门与国君府的北门相对,两门中间便是存放战车的军营,由大司马直接管理,普通人不能随便出入,平时也不开。对普通人来说,东、西、南三门才是平时可以进出的城门。
这三个城门下都有院子,供看守城门的步卒居住、操练。
理论上,这些看守城门的步卒也是常备军事力量的一部分。一旦开战,他们也要上战场。可是因为战车在战场上有碾压式的优势,步卒作用不大,所以出征时,这些人通常留下来守国都。
久而久之,这些人也懈怠了,成了大司马安置边缘人的垃圾箱。
凡是必须安排职务,却与大司马不亲近的人,都安排去守城门。
像仪威这种有身份,没本事的人,也愿意来守城门,虽然赶不上出征的收益大,却也有好处可拿,最重要的是零风险,不会被敌人俘虏甚至阵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