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百炼成钢第一锤(2/7)
国君府邸左侧的一个大宅中,中庭热闹非凡,刚刚从接风宴上退席的仪国封臣大多聚集在此,眼巴巴的看着国相庞涓。
庞涓坐在堂上,靠着椅背,不紧不慢地品着茶,只是不停颤动的眼皮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国君说是去瓜洲巡视、散心,他原本没在意,以为是为了筹集迎战宁国的开支而犯愁。万万没想到,国君竟然悄悄去了杜国,又请回来一对年轻而荒唐的夫妻,要让他们主持仪国的军政。
这么大的事,他这个国相连一点风声都没收到,还兴冲冲地去参加接风宴,遭李唐当面羞辱。
请一个杜国下士来当客卿已经够离谱了,还要当国相,并且当面指责他不堪重负,这让他这个在任十余年的国相颜面何存?
国君这是一点面子也不留啊。
也不知道他是单纯的蠢,还是被人蛊惑的坏。
庞涓知道国君和李唐之前就见过面,但他不觉得国君因此看重李唐。就算李唐侥幸杀了孙海,展示了他的武勇,也不足以让国君觉得他能胜任国相。
国相需要的是深谋远虑,而不是匹夫之勇。
庞涓想了好久,渐渐将疑点集中在陆言身上。
陆言是杜国来的使者,话虽不多,却进退有礼。他来了之后不久,国君就起程去了杜国,两者之间不可能没有联系。
再者,陆言是杜国陆氏子弟。陆氏家主陆宁一直担任杜国大司马,面对宁国的进攻,陆宁压力很大,使陆言出使仪国,与仪国结盟,共同对付宁国,显然符合陆宁的利益。
大意了,当时陪国君接见陆言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个年轻的陆氏子弟竟担负着这么重要的责任。
庞涓暗自叹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平静的目光扫过堂上下的众人。
“着什么急。”他淡淡的说道,带着一丝长者对后辈的不满。
“国相,这能不急吗?”离得最近的孙承哭丧着脸,连连拱手央求。“国君要请外人来主持仪国的军事也就罢了,谁让我孙氏丧师辱国,后继无人呢。他连国相的权力都要夺,这仪国还是仪国吗?”
孙承是孙海次子,孙兵胞弟,今年刚刚二十五。他的武艺和能力都不及孙兵,孙兵阵亡后,几乎没有人支持他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