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清者自清(3/8)
能事事都让李唐亲力亲为。
两天后,李唐完成了全部工作。
但国君的征召令却迟迟没有到达。岁月静好,如果不是他们几天前才从国都回来,甚至感觉不到战争将至的紧张。
杜姜有些按捺不住,决定亲自去一趟国都。
李唐自然要随行。
他们带上了准备好的兵器胚件,还带了二十枚金币,两百枚银币,以及铜币若干。
杜姜说,请剑师磨剑、装备可不便宜,工钱至少两枚金币,差不多值兵器的一半。
好兵器是奢侈品,不是什么人都用得起的。像李唐这样的低级士族通常都将兵器当作传家宝,因为一旦损坏或者遗失,就很难再买得起。
李唐的老爹穷成那样,连甲胄都卖了,都没舍得卖剑,就是因为这把剑就是李唐上阵的必需品,是李家恢复元气的最后希望。
没有武器,不能上阵,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
当然,剑还是身份的象征。身为贵族,没有剑根本出不了门。
好在增援柯家,击败真蜜等人之后,李唐小发了一笔横财,如今不仅不用再为欠债犯愁,还小有节余,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杜姜嫁妆的四分之一。就算其中有杜姜的一半功劳,他也有二十多万钱。
至少不用连出个远门都要动用杜姜的嫁妆了。
因此,李唐也坚定了征战发家的既定方针。
种地又累又慢,没什么意思。
家里的事,全部交给了老管家李叔和杜嬷嬷。李叔主外,也就是田地和作坊。杜嬷嬷主内,负责其他事务,其实也就是李唐、杜姜的私人事务。
柯家、朱家返还压价买走的土地后,李家再次拥有了七井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奴。
所以,李唐不在家的时候,铁匠们还是不能闲着,必须尽快打造出能供农奴们使用的农具。
杜嬷嬷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李唐能够同意扩建宅第。
这座只有前后两进的宅子太小了,配不上杜姜的身份,前院都能听到后院说话。
杜嬷嬷还没说完,李唐就同意了,他也不想和杜姜亲密交流时有人旁听。
杜姜则臊得直接钻进了房里,怎么也不肯出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