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创业不易(1/7)
次日一早,杜姜带着李唐准备好的鱼,由八个奴隶侍候着,去了国都。
她留下两个女奴侍候李唐起居,当然只是起居。
内务则由几天前刚从国都赶来的杜嬷嬷负责。
杜嬷嬷原本是杜姜生母——国君夫人的侍女,后来做了杜姜的乳母,也是杜姜最信任的人。杜姜接管了内务,实际上并不怎么管事,而是由杜嬷嬷负责。
换言之,杜嬷嬷如今掌握着李家的财政大权——主要就是杜姜的嫁妆。
除此之外,李家只有一屁股债。
又忙了几天,挖好沟渠,将水引到田里,基本完成了土地的水利改造。
很快,杜姜派人送来了一些粮食和几个能打铁的工匠,以及一些李唐指定的材料、工具。
杜姜本人没回来,国君答应的两百万也没影子。
李唐问了几句,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随即将精力集中在打造农具上。
这个时代已经有铁质农具,只是因为冶炼技术不过关,杂质多,材料脆,韧性不够,稍一用力就有可能断裂。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一是提高冶炼温度,二是改铸为锻,去除杂质。
李唐前世喜欢历史,了解一些古兵器的发展史,知道原理,也参观过手工打刀的作坊,只是没有亲手打过铁,缺乏一手的操作经验。
这也是他要杜姜带一些铁匠来的原因。
考虑到铁质兵器的重大意义,李唐决定在后院建一个作坊,将铁匠和材料都安排在里面。除了老管家,任何人都不能进入。
包括杜嬷嬷。
杜嬷嬷听到李唐的吩咐后,平静地接受了。
在她看来,青铜才是贵族应该用的材料,铁是劣质金属,贵族不仅不该关心,连多问一句都掉价。
既然李唐这么郑重,就听他的好了,算是给他这个一家之主留点面子。
身为内务管家,她也不希望和李唐发生直接冲突,影响杜姜的夫妻感情。为了表示对李唐的支持,她还表示会将有限的粮食优先供应铁匠,确保铁匠们有足够的体力完成李唐安排的任务。
这让李唐很满意。杜嬷嬷虽然自负,格局还是有的。
——
事非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