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使馆区爆炸案(4/5)
处为父亲申冤感到绝望。
有工友提供说,曾看见夏大云拿过矿山基地的火药和雷管,问他干什么,他说炸鱼。现场被炸碎的雨衣,是邯郸钢铁矿山基地给工人们发放的劳保用品,每人一件,上面的“夏大云”3个字,经过笔迹比对,出自夏大云本人之手。夏大云的领导说,夏大云在单位表现一般,人很蔫,和谁都不远不近的,干活的时候还是舍得出力的,也挺守厂规。只是,他几天前离开单位时没请假。
在京调查的专案组侦查员找到了案发的目击证人,是住在使馆附近的几个妇女。她们反映说,爆炸前,看见那个背黄色旅行包的人,把自己的旅行包点燃后,就往使馆走去。
几个妇女还感到奇怪,那人干嘛要把自己的包点着呀?她们看见巡逻的李登贵也发现了那个奇怪的人后,还喊叫:“那个人的包冒烟了!”然后就听见震耳欲聋一声响。
夏大云的家人说,夏大云离家前只背了一个黄色旅行包,也没说干什么去。夏大云的家人辨认后,犯罪嫌疑人用来装炸药的旅行包,正是夏大云离家时背的那个包。现场被炸碎的雨衣和鞋子,经过辨认,也是夏大云的。
专案组的侦查员把夏大云的照片档案带回京,请李登贵的战友和使馆周围的企业和居民们辨认。几个使馆警卫战士反映,连续两天来,照片上的人都在使馆附近出现过,因为他的黄色大旅行包很显眼,从装束上一眼就能看出是外地来京的。
夏大云背着旅行包在使馆周围转了好几圈,引起了哨兵的注意。另外专案组侦查员对使馆周围的企事业单位和住户进行调查访问时,有人提供,爆炸案发生的上午,夏大云在使馆附近的饭店吃了饭,然后又去理发馆理了发。
专案组最后认定,爆炸案的制造者是夏大云,他有备而来,预先自制了炸药,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来京,预谋在使馆区制造事端,引发国际事端或引起外国人注意,以发泄不满。
爆炸案排除了针对前联使馆的可能后,使馆的大使和外交官向李登贵牺牲的地方鞠躬默哀,以表达对华夏警卫人员冒死保卫使馆安全的感激之情。
1976年5月,李登贵被首都军区授予“英勇无畏的警卫战士”光荣称号。同年7月,经首都卫戍区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