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梦江南(5/6)
亚人同时也是半个中国人。我是郑和下西洋时水手的后代,我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要回中国去看看,这也是我们祖先们的愿望,希望您更能为我提供一些帮助。
说实话,这是一封让普通的中国人看起来十分离奇的信,但大使深知郑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时确确实实到过肯尼亚附近,因此他带着专家按照信上写的地址来到了女孩儿的家。
他了解了村子的历史,又给女孩的家人做了基因检测,在种种证据面前,女孩的身份已然确认:他们真的有着中国血统。
于是一年之后,女孩就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大使争取来的去中国留学的机会。
这时,距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已经整整过去了六百年。
六百年的风起云涌沧桑巨变,最终还是抵不过中国人口口相传毫无断绝的家国情怀,回乡执念。
与此同时大使组织了一批考古专家来到了岛上。
专家们很快发现,这里的坟墓与当地的全然不同,它呈圆顶土堆状,坟墓外面还镶嵌着大量的瓷器碎片,看上去完完全全就是中国的传统丧葬方式。
墓碑上的刻字,因年代的久远,有些模糊,字迹已然不可辨别,但方方正正的汉字形态还是穿过了历史的风沙,完整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除此之外这些坟墓的朝向也很有特点,它们整整齐齐地全部面向北方,面朝中国的方向,无一例外。
专家们在当地还有其他收获。
他们发现了大量的中国古钱币,并且在附近海域发现了中国的沉船和大量瓷器。
这些发现不但证实了村子里传说的真实性,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无比繁盛的证明。
女孩带着祖先的殷切嘱托和期待,第一站就来到了明朝的首都,南京。
她在这里更加深入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知道中国人的名字需要一个来自祖先的姓氏之后,她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郑华。
虽然来到中国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但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她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中国,回到了肯尼亚。
她已经完成了祖先的夙愿,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中国,替他们亲眼见证了如今的繁华盛世,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