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强老师解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2/21)
的应该说是标杆吧。周老师特别渴望有一天我也能够带领着我的集团公司能够走到新东方这个境界,包括周老师当年创立的第一家培训公司叫新思想。
他叫新东方我叫新思想,其实也是一种对偶像的一种致敬吧。那我们现在就来走进这本书,走进俞敏洪先生的崩溃边缘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是如何能够成为教书,全中国最赚钱的教师的。能够开创一个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的,我昨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这本书反复读了三遍以上,真的让我特别感触。有几次都让我潸然泪下,周老师简单给大家解读一下俞敏洪先生,他呢是一个普通人,高考三次失败直到第四次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当他考上北大以后呢,他特别渴望能够得到好成绩,结果没想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问题,住院一整年的时间。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学生高考三次失利就有可能他的人生爬不起来了,好不容易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结果得病了一年不能上学,可能这种连番的打击已经让很多人爬不起来了。但是俞敏洪没有挫败,俞敏洪用那一年的时间背了上万个单词,把所有的科目全部学习一遍,看了上千本书。也就是因为那一年生病的经历到他后来创立新东方,其实是做了一个很大的铺垫。换句话讲,你今天经历的所有痛苦,都有可能是你明天成功的垫脚石。当俞敏洪先生恢复了身体健康继续去北大读书的时候。他也是其貌不扬,成绩一般的人。到最后他渴望留在北大教书,他的愿望也实现了,成为一个北大的教书匠。可能今天我们一提到,“哇 北大的老师”是很风光的。但是在八九十年代,俞敏洪先生在这个书中里面讲到他在北京大学教书一个月的工资,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一个月只有100多块钱人民币。可以这样说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所以那个时候俞敏洪先生,其实也特别特别想上进想改变,想给自己的妻子爱人,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
那这个时候呢出国热,90年代咱们中国出国热。从北京大学到清华很多的大学生准备去留学,我们的俞敏洪先生也准备去留学,考了很多的出国留学的考试,托福等等。但是他虽然考上了他没有拿到全勤的奖学金,所以他不能出去。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钱去美国上学,如果你没有奖学金光学费一年都要3万美金再加上生活,俞敏洪先生算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