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行医证不费吹灰之力到手(3/3)
医术。
不过,想到徒弟的医术进步神速,不过短短时间,竟然能独立行医,而且全无错处,他也就眯着眼睛,高兴起来。
能在晚年遇到一个神魂异于常人的徒弟,老天待他,何其不薄。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他的那张行医证,嫌弃的给扔到了一边。
赵和平却非常高兴。
行医证的事儿,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那就不怕有人利用这方面来针对他。
工作上的改变,是他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所做出的规划。
六十年代,计划经济,全国人都被捆住了手脚,不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别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所以,他只能从工作入手,做出成绩,获得荣誉。
第二天,赵和平拿了一些村民给的东西,拎着送去了沈家,并且自己动手,给准丈母娘针灸了一番。
然后又去药材公司门市部,买了一些常用药,比如红药水,云南白药,感冒药,去痛片、驱蛔灵片、消炎片等等。
这些都是常用必备的。
等下乡放映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不然公社的乡亲们,为了省钱,基本都是置之不理。
他治病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孩子跑的摔倒,手腕上擦出血,他的爷爷竟然抓了一把土,然后按在伤口上止血。
不是亲眼看到,他都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情在农村,却非常普遍。
平时像什么感冒,呕吐,发烧,拉肚子这些,大家更是听之任之,硬撑过去。
第一是因为穷,每天只想着怎么填饱肚子,其余的一切,能扛就扛着。
第二是因为麻烦,生病了没有医生,也不知道要吃什么药。
再说,就算知道,想要买药,还要跑进城,谁愿意?
其实这些药不贵,药品质量好,价格便宜,也用着方便。
花个毛儿八分的,就能治好病。
赵和平要做的,就是方便群众。
在执行放映任务的间隙,也能做到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