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保卫科来了(1/3)
八卦是这些大妈的天性。
这时候围着赵和平,七嘴八舌的询问。
这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事儿。
赵和平把抱着的牌子,给几个大妈看了一眼。
然后说了抚恤金和工作安排。
大妈们一听,就开始讨论起来:“四百多块钱?已经不少了。前街林家的小子,去建设兵团入伍刚半年就牺牲了,政府才给了一百五十块钱。”
“不对,什么牺牲了?那是病死了。政府发的是战士病故,一次性抚恤金为150元。”
“哦哦,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差别这么大。不过和平现在进了轧钢厂,以后不用再当知青,去偏远的乡下吃苦了。”
“是啊,要是能早安排工作,和平也不用去当知青受那个罪。”
知青,是城市知识青年的简称。
早在55年,就有了,不过规模不大,出现一批,都被宣传成光荣的典型。
知青回城以后,档案里,也会多一个为建设和保卫国家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特别说明。
并且安排工作,也占优势。
所以,后面自愿报名的知青,大部分都是为了回城以后,挑一个好工作。
也有热血的,像沈清如,就是去建设国家事业的。
像赵和平,是他爸写信决定的。
那个男人,尽管常年不回家,却在这个家里,说一不二。
而华向阳,去当知青,就是为了光荣镀金的,他野心很大,准备回城慢慢从政,所以把选择去当知青,当成是一个加分项。
赵和平前世当知青下乡,被陶慧丽和华向阳算计一生。
重生后,又差点儿死在陶家村。
所以这次知青经历,对他确实是一场罪。
这时候,他也不愿意多聊这些,就对几个大妈说:“您几位先聊着,我回家看看我妈。”
说完抱着东西,直接回后院了。
等他走了,这几个大妈议论开了。
“看见了吗?赵和平抱着光荣烈属的牌子,这挂上去,谁要敢招惹他们家,就会被直接抓起来。”
“是啊,烈属都是受国家保护的,赵和平还有了工作,领了四百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