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晒盐(2/3)
考虑制作花纹等装饰,只是简单地追求一个水盆的形状,速度极快。
张三亮带领着几个徒弟一起动手,一天的时间就做出了两百个陶盆的模子。他们将模子放到窑里烧制一夜,期待着第二天的成果。
第二天,两百个精心烧制的陶盆整齐地摆放在制盐工坊门外,工坊外腾出一片宽敞的空地,专门用来晒盐。
匠人们提着一桶桶经过过滤的盐水,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点点倒入每一个陶盆里。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蒸干水分的效率,高良才让张三亮将陶盆设计成了面积很大的浅盆子,这样盐水倒入盘中时只有1寸的高度。
在太阳的炙热照射下,水分迅速蒸发,到了午后时分,陶盆里的盐水已经完全晒干,只剩下白花花的盐粒。
陶盆里的水已经完全蒸干,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盐结晶。高良才欣喜地用手沾了一点,一捻,细细的盐粒洒落下来,确实是干透了。
刘管事看着这一幕,大喜过望。
这里有200多个装了盐水的陶盆,一个上午就全部蒸干了。若是用锅来煮干,消耗的柴火数目可不少。
他们的锅只有十口,比不上200多个陶盘的盐水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晒盐的产量比大锅煮盐还快,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高良才早有所料,他笑着解释道:“用锅煮水一个小时只能煮干1升半的水,而晒水就不一样了。”
他指着天空中的太阳,继续说道:“太阳的热量可是巨大的,它能够迅速蒸发水分,让盐水快速变干。而且我们用的是陶盆,它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太阳的热量,加速水分的蒸发。”
水分蒸发的速度是按照深度来计算的。当太阳高悬天空,温度骤升时,水的蒸发速率可谓惊人,大约每小时可以达到3到7毫米。只要被太阳照射的面积足够大,蒸发的水量就会变得相当可观。
这200多个陶盘同时晒,速度就比煮干还要快了。
趁着时间还早,匠人们又往陶盘里倒入盐水,再晒第二批,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又得到了一批细盐。
正当刘管事准备收起陶盆,不再晒盐的时候,高良才却提议说还可以再晒一批。
刘管事疑惑地看着高良才,不禁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