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均田出亩(2/3)
留你们两个了。”
第三日,苏道夔、封寇平离开大梁。
苏道夔把王府从蜀中迁移到了荆州。荆州在他节制的五路最中央,同时沟通南北,李存邺交代过他要防备南方出大乱子,荆州就很重要。蜀中地形险峻,而且经营多年,不会出大事,即便是出了事也难以威胁大梁;李存邺在淮北驻军八万,淮南、江南不可能从那里北上,岭南诸部闹事,也是先滋扰荆湖,所以苏道夔只要镇住了荆湖,就不怕南方起风浪。
苏道夔到荆湖后,裴准的土地改制方略也下到了地方。裴准要均田出亩,把因战乱导致无主的土地收回中央所有,然后按人头分给流民。同时地方大族的土地也要根据人头、土地质量等重新规划,把多余的部分上缴,而后分给流民。
这一项政令在北方推行的很顺利,魏国末期李存邺、裴准就在魏国统辖范围内推行了屯田改革,北方和蜀中土地基本上都控制到了中央手中。而南方不一样,为了攻打楚国,李存邺对楚地地方士族以及吴越梁三地王公贵族许下重利,没有收回他们的土地和权利,甚至准许了吴越梁三地王公贵族占据楚人土地。这样的妥协暂时维持了南方的稳定,保证了征讨赵匡奕、石守兴的时候南方不生乱,但现在就不行了。北方暂时没有战事,李存邺解散了一部分军队,想要恢复经济,之前在南方因为战乱逃到蜀地以及岭南的难民也回到了家乡,结果这些人都发现自己无地可种,要种地就只能买士族手中昂贵而贫瘠的土地,大部分人没有钱,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借债买地,以后收上来的粮食大部分要用来还债;要么给士族当雇农,但挣来的钱不够养家。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很难在南方得到税收。
苏道夔先请来了淮南、江南、荆湖三路的节度使和度支使。
七个人在王府会客厅见面,苏道夔把均田出亩的国策给他们看。六人看完后陷入深思。“各位大人说说看,有什么办法,能尽量稳住楚地和吴越梁三地,又能推行新制。”
最后荆湖节度使先开口。“王爷,臣以为,王爷既然坐镇荆湖,就可以现在荆湖推行此策。荆湖地区虽然也有楚地士族,但不像吴越梁三地那样有私兵,之前韩子斐在楚地变法,一些楚地百姓也多少能支持。这样一来能看看士族和百姓对新制的接受度,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