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机器鱼是个好帮手(2/4)
。久仰大名。”
郭超仁心道不好,她这是想对他来一个“道德绑架”吗?
果然,郭超仁还没来得及开口,童婳就笑眯眯地对他打起了招呼:“您好啊,超仁哥。谢谢你的推荐,王主任对我的业务能力很认可。”
王逸少也微笑着说:“这工作可不好做,要辛苦你啦!”说话时,还用赞许而悯惜的眼神,扫了扫她的寸头。
很显然,在这之前,童婳已找到了王逸少的联系方式,并假称郭超仁推荐她来做跟踪报道。同时,她还刻意展示了她的专业素养和牺牲精神,这让王逸少对童婳的印象极好。
郭超仁本想争辩几句,但他看着童婳脑袋上浅浅的一层茸毛,实在下不了逐客令。
口里说不出,心里却有气,别人不碰他还好,一碰,郭超仁就想发飙。
身旁的表哥继续批评他:“人孔夫子都说‘不迁怒,不贰过’,你呀,冤有头债有主嘛。”
闻言,郭超仁叹了口气,无奈地看着任燃:“在工作呢,少说点有的没的。”
任燃终于闭嘴了。
不知啃了几只面包,喝了几回咖啡,快到日落时,小黄鸭们也没传回有用的数据。正打算“鸣金收兵”,没想到其中编号为“6”的小黄鸭,传回了一个疑点讯息。
郭超仁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根据自动生成的图像,沉船约莫在十米深的河床上,体积也不大。但既是疑点,就值得去探摸勘察。
请示王逸少后,郭超仁带着考古队的潜伴耿岳,先是划船到了疑点区域,再是牵着入水绳,抱着一只价格死贵的机器鱼,全副武装地潜入江中。
江中的能见度很低,郭超仁和耿岳虽已培养出默契,但压根看不清对方的手势。好在,沉船位置并不低,他们很顺利地摸到了一张不太完整的渔网。
人眼看不清的地方,机器鱼能辅助完成工作。
早在2004年 8月,由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相研发的spc-ii机器鱼,就曾在福建东山冬古湾古沉船遗址,进行了首次水下考古试验。
顾名思义,机器鱼是一种仿生潜器,能辅助考古人进行探摸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水下机器人。比起传统螺旋桨推进潜器,机器鱼的体型较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