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桥,老郭?(2/3)
正阳门;南眺,是中轴线南永定门;东侧,则紧邻明清皇帝祭天之所天坛,也就是现在的天坛公园。
随着时代的变迁,天桥的样貌也几经变化,清末的时候为了修马路,将原来的高拱桥改成了低拱桥;一九二九年,为了方便有轨电车通行,低拱桥被平桥所代替;
直到一九三四年,因拓宽马路,平桥被全部拆除,从那时起,天桥就只剩下了一个地名被保留了下来。
天桥最吸引人的得数“撂地”的江湖艺人,这个“撂地”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地上画一个白圈作为场子,行话叫做“画锅”,有了锅艺人也就有了饭碗。
要是论起行当来,这里有说书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舞刀弄枪的,变戏法的、耍中幡的等等。
要是论起名家来,侯宝林、新凤霞、宝善林、魏喜奎、关学曾这些著名的艺术家都是从这里起步,名扬四海的。
但是侵略者的铁蹄打碎了天桥的祥乐,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脚盆鸡国占领北平,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天桥从此一蹶不振。
还好新华夏成立后,大规模的开始整治旋即开展,残破的龙须沟被填平,腥臭的死水坑被修缮,zf投资改建了七处小剧场、杂技场,天桥重新燃起了复兴的希望。
。。。。。。
肖默和王莹走在这充满了历史气息的地方,时不时的拍几张照片。
很快俩人就走到了天桥南大街,看见这里确实有不少的小剧场还有杂技场,偶尔也能看见撂地卖艺的人。
但是肖默没有什么兴趣,于是带着王莹继续往前走。
很快,肖默就听见了一阵打快板的声音,肖默带着王莹快走了两步,走过拐角后,这道快板的声音越发的清晰了。
“那个同仁堂,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先生好比那个甩手自在王,药王爷就在当中坐,十大名医列两旁!”
“先拜那个药王后拜你,你是药王爷的大徒弟,药王爷,本姓孙,骑龙跨虎手捻着针。”
“内科的先生孙思邈,外科的先生华佗高,孙思邈,医术高,三十二岁入的堂朝!”
“正宫的国母得了病,他是走线号脉治好了,一针治好了娘娘的病,他是两针扎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