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抑郁症患者的自救之路(1/3)
从有记忆起,我便开始自救。因为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很怕某一天悲观的情绪害了自己。轻则抑郁,重则殒命。所以我一直自救,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是积极心态的原因。悲观就好像上天强加给我的属性,而我的使命就是战胜它,一次又一次。
小学的时候,我自救的方式是每天回家。看到喜欢的动画片,吃到妈妈做的美食,和奶奶一起聊天,就是我的治愈方式。
初中的时候,我开始靠书自救,和同学借各种书来看。班里吵的时候我看书,寝室吵的时候我看书,不高兴的时候我看书,学不进去的时候我看书。也是在初中,积累了我知识储备的大部分内容。
高中的时候,我靠出去玩自救。和朋友去植物园,自己去书店,去郊区的公园,去寺庙外看大佛,去吃各种好吃的,去图书馆,去自习室。除了休息时间,我很少宅在寝室。那种空洞的感觉让我很不舒服,当时并不能很好的和自己独处。也是在这个阶段,我的视野开始开阔,见各种人和事。
大学的时候,我爱上了音乐。学龄前没有记忆的时候就很喜欢听歌,但是因为义务教育的压力,我不再有时间。大学偶尔接触,唤醒了我的音乐细胞。我开始听很多人的歌,还找到了我的信仰,就是嵩哥。音乐在每一个灰暗的日子陪着我,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作以后,我开始和自己独处。理解自己,爱上自己,每天和自己共勉。这时,我开始靠每天发朋友圈自救。心情不好的时候发低落的文字,心情好时发开心的文字。少年人需要每日宣泄才不至于被生活拍倒。慢慢的,我甚至拾起了断更很久的小说,一点一点写。再后来,我的第一本小说完结了,而写作之路,仍在继续。
这时经济自由,住宿自由。疲惫无法缓解的时候,我学会自己做饭,给自己买喜欢的书和衣服,偶尔点外卖买零食犒劳自己。写小说,玩游戏,看剧,做家务。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救。
包括上班的时候,转了营销的外拓岗,偶尔出去的时候就是我的自救。拍天上的云,拍地上的花,拍我所在的城市。根据工作需要去各个地方,对这座城市越来越熟悉,也算走南闯北了吧。
偶尔路过什么想去的地方,我会勇敢的进去,不再像之前一样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