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基金会(3/4)
民政局的领导在现场,严文斌把自己的想法和他沟通了一下,因为这基金会的成立也要在民政局备案,另外全县这么多需要资助的人资料也会汇总到民政局,所以接下来双方是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这位民政局的副局长,一脸惊喜的双手握住严文斌的手用力的晃了几下:“严总不愧是咱们县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也是有担当的企业家,我代表全县需要帮助的这些弱势群体的群众感谢你!回去之后你把资料提交上来,我们一定尽快落实。”
严文斌这一下可算是大手笔了,在这十八线的小县城内,每年投一千万做慈善可不是小数目,不仅是民政局领导震惊,在场的协会志愿者或者爱心人士都是震惊不已,就算是那些日进斗金的煤老板们,都没有这么大方过。
在随后的交流中,还有一件事情让严文斌也挺震撼,就是那位杜校长,十八九岁从外省被拐卖到这个村当媳妇,有了孩子以后就一直没回去,因为她是高中毕业,在这村里算是学历最高的了。
十几年前这村里的条件更差,根本没有支教的老师愿意来,所以杜校长便责无旁贷的撑起了教小孩知识的大旗,她不仅要当校长,还要当老师,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
这些还不是关键的,关键她没有教师证,没有在编,所以她没有一分钱的补助,更不要说工资这些了,十几年来完全是义务的无条件的付出,这够不够震撼!够不够伟大!
这么多年的付出,上级单位就看不见吗?不是看不见,而是在装作看不见,社会总是有一些不平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但好人会有好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从这件事情开始严文斌将要创立的基金会中,就包括了这一项,凡是义务支教的老师,不管是在职不在职的,福德爱心基金会都会给他发一份工资,哪怕基金会的资金池不够,他本人也会把这个钱补足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所有人开始撤离,村委会倒是想让众人留下来吃一顿便饭,但是众人是来爱献爱心的,不是给村子来增加负担的。
一行二十余辆车从小妨村出来,来到不远的王公岭乡,乡上有饭店,由留守儿童救助协会出资请所有的爱心人士吃饭,每人一碗面条,虽然简单,但别说这个饭大伙吃的很满足。
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