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建厂选地(2/4)
着刘蕊,一起把项目争取回了镇上,毕竟严文斌所在的公司注册地址就在枣林村,争取回来的项目也是他们镇上的政绩不是!
项目争取回来以后,按说放在枣林村是最合适的,就算是严国平跑了几趟镇里,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按照与政府签订的协议,制药厂规模是一百亩地起,不管放在哪一块儿,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占地面积。
枣林村地理位置比较好,高速国道都沾边,正因为如此不要说荒地了,但凡能连成片的耕地都已经早占完了,所以严国平也是有心无力。
目前枣林村周边还有三四个村具备这种条件,当然都不是国道边的村子,从高速入口旁边有一条路钻山沟进去二里路,那边沿着公路还有三四个村子,就在枣林村的背后。
从这条路进去挨着枣林村的第一个村子是乔家沟,紧挨着路边有连片的几百亩耕地,这片地离国道以及高速口都是一公里多的距离,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地。
其他几个村子也有这么大面积的平地,但是从地理位置交通各方面都不太符合,越往深处的村子道路越难走,因为过了乔家沟以后的每个村子都有煤矿,不仅是路比较烂,环境也不太好。
镇里边的领导也有意把制药厂放在乔家沟,一是因为离国道近,二一个也考虑到地价相对便宜,虽然是农民的口粮地,只要补偿到位,另外后续制药厂开工从乔家沟招工人的话,事情推进就简单多了。
刘蕊把大致情况一说,严文斌心里面就有大概的印象了,因为小时候枣林村山后边这几个村子,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去摘杏子吃。
总的来说地段还是偏僻了一些,不过只是作为生产使用的话也可以了,关键是地要便宜,交通要好走,起码工人上下班不要太远。
今天镇里边的领导和乔家沟村里的主任支村下午开完会,主要就是落实乔沟村委下一步的占地工作开展。
其实村里的工作也好开展,虽然说是口粮地,但几乎就是种点玉米,黑豆之类的小杂粮,也就是村里这些老人闲来无事还在种地,大部分地都撂荒了,按照往年的补偿金,一亩地也就三四万块钱。
只要钱给的到位,中间没有节流的问题,实打实的把钱发到老百姓手里,事情就很好解决了,再有一条就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