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同意华沅守陵(2/3)
过那几分字帖,扫了一眼上面的字,含笑道:“写得不错。”
祁渊递给叶寒风,叶寒风看那些字,形是有了,但缺了气与神韵,他暼了一眼祁渊,“殿下于书法颇有研究,他说不错,自然不错。”
张大人笑道:“早就听闻殿下书法造诣益邃,不知今日下官可有幸一饱眼福?”
柳先生和那几个乡绅也拱手作揖,恳请祁渊赐墨宝。祁渊推不过,便让长林研墨,长平铺好麻纸,然后接过张大人双手奉上的紫毫,略一思索,在纸上写下八个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张大人在书案前一直看着,看到他写的字体,满口称赞:“殿下的楷书,东秦少有人能及啊!”
柳先生则俯下身子,几乎是趴在那幅字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右手如拿笔般运转手腕。待看完最后一个字,他方直起身子,接过张大人的话,“殿下写的卫夫人楷书字体,能写到这种火候,不仅是东秦,只怕普天之下也无人能及。”
祁渊淡淡一笑,“柳先生过誉了,本王就认识一人,她写的字比我好多了。”
柳先生讶然,“还有这样的高人?不知这位高人在何处,草民于书法上颇痴,想去拜见这位高人。”
祁渊的手不着痕迹地摸了一下腰间的绣囊,神情有些怅然,“她远在南越,是我陆师叔的弟子,莫说是你,只怕是本王,此生也再难见到她。”
“陆清风先生的弟子,那也是名师出高徒了。叶先生和陆先生承教于柏雍先生,殿下与那位高人又是二位先生的高足,于书法上又都有造诣,这可是天赐之缘啊。”
柳先生捋着胡须笑道。是天赐之缘,只可惜是一面之缘。祁渊心下暗叹。张大人挥了挥手,旁边的小吏立刻端上一个托盘,里面是两支紫毫,两支笔身上都刻有字,一支是舟,一支是晋。张大人分别把笔给了叶寒舟和祁渊,笑道:“殿下和叶先生一心为民,这些时日劳心劳力,下官敬殿下为民之心,所以特奉上湖笔两支,聊表心意,还望殿下和叶先生笑纳。”
祁渊看着手中笔,目光落在笔杆上的晋字,脑中想起在碧桐书院,那个叫云琛的送了一支紫檀木紫毫给陆芷沅,上头刻着陆芷沅的沅字。“湖笔可是名动天下的好东西,多谢张大人。”
叶寒舟看着他手中的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