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列阵而战,一锤定音(2/4)
共安排了一万七千人!
其意图,便是直捣陶应的中军,中军被摧垮,则全军溃败。这种阵战,对人数优势的一方是极为有利的。
通常兵力占优的一方,是比较喜欢列阵而战的。
所以,孙策认为这一战对自己极为有利。
最先发动了进攻的是韩当的前军。
韩当的前军共有三千人马,这三千人马都是随韩当南征北成、训练有素的老兵,队列非常整齐。
陶应站在中军的高高的望楼之上,俯瞰着整个战场,身边站着郭嘉,身后站着典韦和许褚。
望楼之上各种形状的彩旗飘扬,另有几名传令亲兵侍立一旁。
这是列阵而战的指挥中心。
“前军周泰迎战!”
陶应冷冷地下令道。随着陶应一声令下,有亲兵开始吹响号角,另有亲兵取下代表前红色三角旗帜挥舞数下后举向天空。
吹号角,这是提醒阵中将士有新的军令,让他们注意旗帜的变化。
而旗帜方面,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旗帜代表不同的军队单位;不同的挥舞方式和指示方向代表着不同的旗语。
可能有人觉得“旗语”很晚才出现,这是错误的。
咱们的祖先都是充满智慧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用“旗语”指挥阵战和水师作战了,比西方国家使用“旗语”提前了几千年。
旗帜笔直指向天空,是让周泰自由发挥,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周泰见状,先是让盾兵上前护着弓兵向敌军抛射箭矢,几轮箭矢抛出,给韩当的军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但是,这并不能阻止韩当的进攻。两支军队很快就短兵相接杀到了一起。
刀枪入肉,铁血交迸。
大呼酣战,各不相让。
双方人数相当,韩当的军卒要更精锐一些,但周泰却比韩当更加勇悍。
一时之间,杀得难解难分。
紧接着,左右两翼也发生了交战。
两翼的潘璋和黄盖都是征战多年的悍将,麾下兵力也多于蒋钦和何曼。蒋钦和何曼稍显劣势。但要分出性负也没也那么容易。
战事一度进入了僵持阶段。
就在此时,陶应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