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乌江渡口,新船初战(2/4)
对孙静来说,只有等到开春风向改变,才会主动向陶应发动进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句话说的可不只是赤壁周郎,而是几乎所有在这个地方冬季作战都会遇到的情况。
水师作战,顺风和逆风的差别很大很大。不谈火攻,只说船只的机动力就大不相同。
由于是逆风作战,孙静的船队摆的是“车轭阵”。
车轭阵的形状类似于“x”,这是一种侧重于两翼,又可以灵活支援中军的阵形。
从其阵形来看,刚好克制雁形阵。
这种克制……便是用重兵摧毁雁行阵的两翼,削去“大雁”的肢膀。然后包抄过去,围攻“大雁”厚重的躯身。
而且,这种阵形最大的优点还是……收放灵活。可以快速展开成很大的“x”,也可快速收缩成很小的“x”。
可谓是:
展则扫荡数里之外。
收则踢打卧牛之地。
孙静老于军伍,与孙坚南征北战多年,眼光也很是老辣。
……
很快,两支船队便交织在了一起。
最先接战的陶应的左翼。陶应的左翼也就是孙静的右翼,从长江的水流方向来看,是属于下水位。
左翼战将是蒋钦,有五十条战船。而对面的战将是朱治,有一百条战船。蒋钦兵力和战船都只有朱治的一半。但因占了上风位,倒也抵消了一些劣势,短时间内也难分胜败。
双方先是弓箭、火箭对射,或互掷火油罐,或用沙土灭火护船。双方将士,都打得非常热闹。
靠近了之后便是惨烈的接舷战、跳梆战。
火光四起,杀声振天。
铁血交迸,难解难分。
水师做战的惨烈程度远超陆上做战,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冬天,任你水性多好,任你有多强壮,只要落水,很快就会冻僵。
接下来接战的……本来应该是右翼,即陶应的上游位置,不过,却出了一点变故……右翼突然减速!
于是,第二序列接战的,反而变成了双方的中军。
由于阵形不同,双方的中军兵力、船只相当,都是一百条战船。
陶应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